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僧的意义 僧制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火烧 2022-03-24 17:09:24 1051
僧制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有关匡正僧尼行为之制度。又称清规、僧禁。即于僧团除戒律之外,另制定其他若干约束僧尼言行之制度或清规。我国僧制约始自东晋道安所订之僧尼轨范,包括行香、定座、讲经、上讲、布萨、差

僧制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僧的意义 僧制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有关匡正僧尼行为之制度。又称清规、僧禁。即于僧团除戒律之外,另制定其他若干约束僧尼言行之制度或清规。我国僧制约始自东晋道安所订之僧尼轨范,包括行香、定座、讲经、上讲、布萨、差使、悔过、常日六时行道、饮食、唱食等诸法。至北魏时代,诸帝极重视僧制,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诏立僧制四十七条。宣武帝永平元年(508)秋,敕令僧众犯杀人以上之罪者,依俗法处断,余犯悉由中央僧官机构昭玄寺以内律裁决。翌年又制定僧尼治罪之法,禁止僧尼积聚八不净物,或藉三宝之名贷款供他人营利。孝明帝时(516~528),律学大师慧光作仁王七诫及僧制十八条,惜今皆不传。此仁王七诫或依仁王般若波罗蜜经所立。又南朝刘宋之沙门僧璩曾撰僧尼要事二卷。齐武帝永明年间(483~493),竟陵文宣王撰僧制一卷。梁武帝普通六年(525)任命光宅寺之法云为大僧正,法云即制定僧制,作为后代之规范。至隋代,文帝开皇十五年(595)敕令有司辑录大小乘经典中禁约沙门之法语而成众经法要十卷。唐开元年中(713~741),制有道僧格,谕令僧尼、道士等,不得饮酒、食肉、食五辛、作乐、赌博、著华服等。其后,禅僧百丈怀海制定清规。历代丛林即依此清规为蓝本,作权宜性之增减。至元代,奉敕重修,称为敕修百丈清规,为历代寺院之基本法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