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奕劻和载沣 载沣见过光绪吗,光绪死后,载沣为什么不自己当皇帝?

火烧 2022-08-25 22:53:59 1073
载沣见过光绪吗,光绪死后,载沣为什么不自己当皇帝? 光绪死后,载沣为什么不自己当皇帝?溥仪入继大统,等于名义上把溥仪过继给了光绪帝当儿子。这既是慈禧太后临终前的安排,也是当时清廷比较正常的选择,因为这

载沣见过光绪吗,光绪死后,载沣为什么不自己当皇帝?  

光绪死后,载沣为什么不自己当皇帝?

溥仪入继大统,等于名义上把溥仪过继给了光绪帝当儿子。这既是慈禧太后临终前的安排,也是当时清廷比较正常的选择,因为这是宗室中和光绪血缘最近的。

当然,之前也出现过哥哥死了,弟弟继位的情况。比如同治死的时候无子,由堂弟光绪继位。光绪还没有儿子,就只能让光绪的亲弟弟载沣的儿子继位。

但是,这种情况下,以外藩入继大统,很容易发生大礼议这种问题,就是要千方百计抬高自己本生父亲的地位。汉朝出现过定陶王的儿子入继的情况,宋朝出现了宋英宗入继大统的问题,都在如何尊崇自己的本生父亲的问题上,发生过比较严重的争论。

而最为典型的则是明朝嘉靖帝。正德死时无子,嘉靖帝入继大统。朝臣都认为,为人后者为人子,嘉靖帝应当以孝宗的儿子的身份登基,他的本生父亲兴献王只要在礼制上抬高就可以了。但嘉靖帝就是不肯,认为遗诏说自己是“伦序当立”,是因为他的血缘关系更近,所以才入继,而没有说让他以孝宗儿子的身份入继。从而引发了明朝中期的一个重要问题,也就是大礼议。

最后的结果是,武宗正德就是这样赤裸裸的被绝了后。而且,嘉靖帝也不称孝宗为皇考,还把自己的父亲兴献王追尊为皇帝,是为睿宗,虽然没有进太庙,但另外立庙。也就是说,不光武宗被绝了后,实际上连孝宗也被绝了后。

处理这种问题,处理得最好的,其实是宋高宗。高宗无子,孝宗选自民间,高宗养育宫中,又早早禅位给孝宗。孝宗本生父亲去世,高宗二话不说,让孝宗出宫回家,在家服丧,三年期满,才又回到宫中。这之后,又出现过类似情况,也都照此办理,并没有发生严重的政治危机。

不过,因为慈禧太后强势,光绪无权,所以光绪从未提出过这个问题,也就没有发生类似大礼议这样的问题。既然没有先例可循,载沣即使自己的亲生儿子入继大统,也不存在问题。

而且,慈禧临终前的安排是,内有隆裕太后垂帘听政,外有张之洞袁世凯作为辅政大臣。如果载沣想改变遗命,自己当皇帝,别人不说,隆裕太后必然是第一个跳出来要反对的。溥仪当皇帝,她还可以当太后,地位尊崇,而且可以垂帘听政,如果是载沣当皇帝,她不可能垂帘听政,只能在后宫混吃等死一条路。

张之洞袁世凯当然也不会同意载沣自己当皇帝。皇帝是三岁小孩,他们以辅政大臣的身份可以掌控朝廷局势,载沣虽然是摄政王,但毕竟和自己一样是臣子,而不是君臣。如果载沣当皇帝,他们就不会有辅政大臣的身份了,而且是确定的君臣关系。

从载沣自己的角度来说,他也没这个必要。儿子当皇帝,隆裕太后名义上垂帘听政,实际上并不干预政治运转,载沣自己当摄政王,朝廷大小事务都由他决策,又何必去当皇帝,成为众矢之的呢。

此外,清朝对藩王防范很严,提笼架鸟玩玩可以,但是不能干预日常政治运转,也就是没有什么实权。所以,藩王在朝廷上没有什么势力。所以,在光绪死后,也没人提过要让载沣继位,就算他当了皇帝,朝廷也没什么自己的人,皇帝是不好当的。

光绪还有兄弟吗

亲兄弟有六个:长兄早殇;三弟早殇;四弟载洸,早殇;五弟载沣,世袭醇亲王;六弟载洵;七弟载涛。

表、堂兄弟不计其数……

溥仪见过慈禧太后吗?

1908年,慈禧太后和光绪同时生了重病。在光绪皇帝临死前一天,慈禧太后也行将不起,由于光绪皇帝无后,慈禧太后在中南海召见军机大臣,商量立储人选,军机大臣认为内忧外患之际,当立年长之人。慈禧太后听后勃然大怒,最后议定,立三岁的溥仪为帝。

慈禧为什么选择溥仪继承皇位?这要从溥仪的家世说起。 第一,溥仪的祖父奕的嫡福晋叶赫那拉氏,为慈禧皇太后胞妹。在溥仪的曾祖父道光皇帝的儿子中,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有三个人:第四子奕(咸丰皇帝),第六子奕,第七子奕(光绪父亲、溥仪祖父、咸丰同父异母弟)。溥仪的祖父奕有四位福晋,共生7个儿子。那拉氏,为慈禧皇太后胞妹,生下四子:第二子载湉(光绪帝),其余三子早殇。第一侧福晋颜扎氏,去世早,无子。第二侧福晋刘佳氏,生有三子:第五子载沣、第六子载洵、第七子载涛。第三侧福晋李佳氏,无子。简单地说,奕嫡福晋叶赫那拉氏虽生育四个儿子,实际上只有一个存活,就是光绪皇帝。第一、第三侧福晋没有儿子。第二侧福晋刘佳氏虽生育三个儿子,但过继出去两个,家中只剩下第五子,就是溥仪的父亲载沣。就是说,奕七个儿子中,早殇三位,继承皇位一位(光绪帝),过继出去二位,只留下一位,就是溥仪的父亲载沣。 第二,溥仪的母亲苏完瓜尔佳氏是慈禧的养女,慈禧的心腹权臣荣禄的亲生女。慈禧把苏完瓜尔佳氏指配给载沣(溥仪的父亲)。溥仪的外祖父荣禄是慈禧晚年的心腹重臣,如同和珅对乾隆一样,荣禄既没有学历,又不是进士状元,又没有武功,官升得很快,步军统领,兵部尚书,军机大臣,大学士。在戊戌政变中,袁世凯和荣禄奏报慈禧太后,出卖了维新派。 慈禧亲手指定的皇位继承人——宣统帝溥仪是养女的儿子。这表明慈禧在挑选同叶赫那拉氏有关系的人做皇帝。 值得一提的是,决定由溥仪来继承皇位时,光绪皇帝还没有死。光绪皇帝知道这件事后,十分满意。因为溥仪是自己的亲侄子,溥仪的父亲是自己的亲弟弟。

大清皇帝光绪与载沣的关系?

是兄弟,光绪是同治皇帝的堂弟,名载湉,也是慈禧的外甥,他们的父亲是咸丰皇帝的七弟,光绪死后没有子嗣,传位与溥仪,溥仪就是载沣的儿子。

载沣是清摄政王,末代皇帝溥仪生父。爱新觉罗·载沣(1883年2月12日—1951年2月3日),字伯涵,号静云,晚年自号书癖,改名载静云,清宣宗道光帝之孙。载沣生于北京太平湖醇亲王府内。光绪十六年(1890年)袭王爵,成为第二代醇亲王。

因义和团运动中德国公使克林德在北京被杀,他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被委派充任头等专使大臣赴德国道歉谢罪,拒绝德皇跪拜要求,坚持大义。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任军机大臣。同年11月其子溥仪入承大统,载沣任监国摄政王。次年代理陆海军大元帅。

因此,在清朝的最后三年中(1909年—1911年),他是中国实际的统治者。宣统三年八月(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被迫辞去摄政王职,闭门家居,次年他被迫同意儿子溥仪退位。

扩展资料

1、载沣就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他有四个哥哥,三个已经夭折,唯一还活着的就是当时的光绪皇帝——载湉。载湉此时12岁,还是一个孩子,没有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整个朝政由慈禧太后掌控。皇帝虽然还小,但是有朝一日会亲政。他是光绪皇帝的亲弟弟,未来必然成为众所瞩目的一代王爷。

2、1901年,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名义下诏,委任载沣为“头等专使大臣”,由老成持重的张翼和熟悉洋务的荫昌随同,前往欧洲向德国皇帝呈递谢罪国书。接到诏书的载沣无论愿意还是不愿意,只能收拾行囊准备远赴欧罗巴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3、大清朝第一次派遣亲王的使臣出使外邦,却是向对方低头认错,祈求欧罗巴君王原谅,以期修复两国邦交,无疑是件相当讽刺的事。在弟弟载洵、载涛的送别下,载沣硬着头皮离开北京,自天津登上轮船招商局的安平轮,

开始了远赴外邦的漫长征程。从天津到上海,从香港到南洋,从苏伊士到欧罗巴,载沣尽力地向外界展现良好的大清亲王形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爱新觉罗·载沣

载恬和载沣是什么关系

载恬和载沣是亲兄弟的关系。他们都是醇贤亲王,宣统帝的儿子,载湉是其中的第二子,嫡福晋叶赫那拉·婉贞所生,即光绪帝。载沣是其中的第五子,侧福晋刘佳氏所生。

奕劻和载沣 载沣见过光绪吗,光绪死后,载沣为什么不自己当皇帝?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号光绪,史称光绪帝。父亲醇亲王奕譞,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在位三十四年。

爱新觉罗·载沣(1883年2月12日—1951年2月3日),字伯涵,号静云,晚年自号书癖,改名载静云,清宣宗道光帝之孙,醇亲王爱新觉罗·奕譞第五子,光绪帝载湉异母弟,宣统帝溥仪生父,清朝宗室,于宣统年间任监国摄政王。

扩展资料:

一、爱新觉罗·奕譞的儿子们:

1、第一子:载瀚,嫡福晋叶赫那拉·婉贞所生,同治五年(1866年)十一月初三日卒,年两岁。

2、第二子:载湉,嫡福晋叶赫那拉·婉贞所生,即光绪帝。

3、第三子:未命名,嫡福晋叶赫那拉·婉贞所生,光绪元年(1875年)正月初九日卒。

4、第四子:载洸,嫡福晋叶赫那拉·婉贞所生,光绪十年(1884年)四月二十四日卒,年五岁。

5、第五子:载沣,侧福晋刘佳氏所生。宣统帝生父,摄政王,袭醇亲王。

6、第六子:载洵,侧福晋刘佳氏所生,清末海军大臣。

7、第七子:载涛,侧福晋刘佳氏所生,一开始过继给贝子奕谟为嗣,清末军咨府大臣。

二、爱新觉罗·载湉家族成员:

1、父母:

父亲:爱新觉罗·奕譞(1840—1891年),光绪初年军机处的实际控制者,被誉为“太上军机”,爵封“醇亲王”。

生母:叶赫那拉·婉贞(1841—1896年),奕譞的嫡福晋,慈禧太后的胞妹。为醇亲王诞有四子一女,后来因载湉的入宫、其余三子一女的夭折而大受打击,一度不振。

2、养母:

孝贞显皇后(1837—1881年),钮祜禄氏,即慈安太后,世称东太后。光绪初期清王朝的最高掌权者,也是载湉入宫初期最为敬爱和关系最亲密的人。在光绪七年(1881年)暴崩,死因至今是谜。

孝钦显皇后(1835—1908年),叶赫那拉氏,即慈禧太后,世称西太后。载湉的姨母兼伯母,在光绪全朝掌握着实权,是载湉一生悲惨命运的制造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载湉驾崩后,次日崩逝。

三、爱新觉罗·载沣家族成员:

1、父亲:醇贤亲王爱新觉罗·奕譞。

2、嫡母:醇贤亲王嫡福晋叶赫那拉·婉贞。

3、生母:醇贤亲王二侧福晋刘佳氏。

4、庶母:醇贤亲王大侧福晋颜扎氏。

5、庶母:醇贤亲王三侧福晋李佳氏。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载湉

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奕譞

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载沣

光绪帝和载沣关系怎么样?哥俩玩的好吗?

皇族成员成年后,关系基本上也就是那么回事,特别是当时整个皇族家族都笼罩在慈禧的阴影下,光绪心里就算有什么事有什么话也不可能对载沣交流,所以两人的关系只能是君臣之间的关系,不可能有什么兄弟之情。

唯一的一点就是光绪和载沣他们都是醇贤亲王的儿子,其中第二子:载湉,嫡福晋叶赫那拉·婉贞所生,即光绪帝。 第五子:载沣,侧福晋刘佳氏所生。宣统帝溥仪生父,摄政王,袭醇亲王。

光绪帝王死后,慈禧太后选择载沣作为摄政王,光绪和载沣有什么关系?

光绪和载沣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载沣作为溥仪的生父,光绪帝死后溥仪在慈禧的推荐下登上了皇位,由于溥仪继位的时候不过三岁,所以暂且由其父载沣摄政监国。

光绪(77)死后(21)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