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建国方略实现了吗 孙中山《建国方略》中国现代化的第一份蓝图,今朝实现几何?
孙中山《建国方略》中国现代化的第一份蓝图,今朝实现几何? 1899年12月,孙中山编制《支那现势地图》,首次提出修建一条自江宁至汉口、重庆、成都,「 ”再向西经双流、新津、邛、名山、雅州、荥经、清溪、
孙中山《建国方略》中国现代化的第一份蓝图,今朝实现几何?

1899年12月,孙中山编制《支那现势地图》,首次提出修建一条自江宁至汉口、重庆、成都,「 ”再向西经双流、新津、邛、名山、雅州、荥经、清溪、打箭炉、理塘、巴塘、出西藏”的铁路线,初步勾勒出川藏铁路的蓝图。 1912年下半年,孙中山辞去中华民国总统后,开始醉心于他的铁路计划。他曾对中国继任总统袁世凯说:「 ”国家建设首在交通,兄弟打算在十年内造筑铁路廿万里,望君能练成百万精兵。如此,中国可达到富强境地了。”随后,袁世凯任命孙中山负责督办中国铁路。 此后的的六年里,中国先后经历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孙中山并没有太多时间来实现他修铁路的计划。直到1918年6月,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寓居中国上海,开始制定规模庞大的建国计划,最终形成体现他中国梦的《建国方略》。 《建国方略》由《孙文学说》、《实业计划》、《民权初步》三部分构成,其中,1917年完稿的《民权初步》事关「 ”社会建设”,1918年底完稿的《孙文学说》事关国民「 ”心理建设”,1919年2月完稿的《实业计划》则是一份全面快速进行经济建设的纲领,提出了发展中国经济的远景规划。 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讲三民主义时说:「 ”兄弟著了一本书,叫《实业计划》。这本书的主张,是借用外资从事生利的事业。像开辟市场、兴办工厂、建筑铁路、修治运河、开发矿业。那些大生利的事业,都归公有,把各种新事业的利益都归于公家。” 在这本书中,孙中山参照美国铁路系统,提出在中国修建中央、东北、西北、东南、西南、高原六大铁路系统,组建遍布中国的铁路网,把沿海、内地和边疆连接起来。川藏铁路就属于高原铁路系统的一支。 此外还提到在中国北部、中部及南部沿海各修建一个「 ”如纽约港”那样的世界水平的大海港;修建三峡大坝,「 ”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以逆流而行,而又可资其水力。”孙中山的这些计划被当时的外国记者视为「 ”空想”。 以当时中国的国力和混乱的政治局面,孙中山确实很难实现他的建设理想。他的《实业计划》的英文原名为「 ”国际共同开发中国计划”。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孙中山主要想用这份计划书,借当时巴黎和会之机游说诸列强首脑。结果西方资本并不如孙中山所想,一厢情愿对中国进行商业开发,而是附带着许多政治条件,孙中山不肯受节制,双方自然难以合作。 孙中山晚年回顾自己寄托列强的计划,曾感慨地说,「 ”像这样专靠别人,不靠自己,不是望天打卦吗?” 继承孙中山政治衣钵的中国国民党,在其当政时期,有了些「 ”靠自己”的实力,也曾为实现孙中山《实业计划》努力。 以孙中山开发三峡水电资源设想为例,1932年,中国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派人查勘后提出报告,计划在长江西陵峡内黄陵庙和葛洲坝修建两座电站,但一拖就是十几年。1944年,美国专家向国民政府提交报告,建议由美国贷款9亿美元并提供设备,在三峡修建一座装机容量为1,000万千瓦的水电厂和年产500万吨化肥的化肥厂。1947年,国共第二次内战全面爆发,三峡工程设计工作全部停止。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高科技的建设路线,与《实业计划》中发展铁路、港口、钢铁、水泥、机器制造等重工业的主张一脉相承。孙中山和md都认为中国要想尽快走向世界前列,就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 当年《建国方略》最早提出以北方、东方和南方三个世界级大港为中心,将中国沿海地区划分为三个经济发达区域。现在,孙中山所设想的三个区域已经形成了三个庞大的港口群:环渤海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这和孙中山当年的构想十分吻合。 历史并没有给孙中山时间和机会...........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很赞哦! (1083)
相关文章
- 天下为公孙中山 1900年日本驻台总督为何助孙中山发动惠州起义
- 天下为公孙中山 学者广州是孙中山革命大本营图
- 天下为公孙中山 解密:民国初年孙中山为何感叹“民初不如晚清”?
- 天下为公孙中山 孙中山忒缺钱
- 1元孙中山正面肖像银元价格 她是孙中山儿媳,是民国最高调的“小三”
- 建国方略实现了吗 孙中山《建国方略》中国现代化的第一份蓝图,今朝实现几何?
- 国父孙中山简历 民國建立後選首都,孫中山有很多方案,為什麼定到了南京呢?
- 革命终身伴侣 陈粹芬是孙中山20年的革命伴侣,我i什么最后选择离开他?
- 天下为公孙中山 陆皓东是怎么和孙中山认识的 他就义前后都是什么样的
- 天下为公孙中山 头条|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