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群体意识的名词解释 意识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火烧 2023-03-20 15:11:39 1072
意识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一 梵语 ma o-vijñā a。六识(或八识、九识)中之第六识。在西洋哲学中视之为「能把握客观对象之心机能」。广义言之,即吾人所有诸种经验,从原始之感觉至高度之思考均包括

意识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群体意识的名词解释 意识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一)梵语 mano-vijñāna。六识(或八识、九识)中之第六识。在西洋哲学中视之为「能把握客观对象之心机能」。广义言之,即吾人所有诸种经验,从原始之感觉至高度之思考均包括在内。凡能统摄多种经验内容之作用,皆称为意识。至于意识与物质之关系,乃哲学上之核心问题,观念论(唯心论)否定物质之独立性,视意识(思考、精神)为一切之根源;反之,唯物论视意识为物质(存在、自然)之产物。佛教则将精神分为三:(一)心(梵 citta,集起),即精神之主体。(二)意(梵 manas,思量)。(三)识(梵 vijñāna,了别),即精神之作用。意识所附带微细之精神作用(心所),虽有各种类别,但与心、意、识能完全把握对象之综合性精神作用(心王)仍有其区别。狭义而言,意识即指六识或八识中之第六识。意识与物质界、现象界之关系,在大乘佛教,以唯识宗为典型代表,特别强调物质界为意识所现,此即佛教所谓之唯心论,而非存在论立场所谓之唯心论,乃系自实践论立场来强调心之整体性,不主张心和意识为唯一之存在。故知佛教所谓之心,并无实体可得(无自性),此为佛教教义之根本原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