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儿子 煎饼李宗仁_李宗仁简介
煎饼李宗仁_李宗仁简介
李宗仁(1891年8月13日-1969年1月30日),字德邻。广西桂林临桂区人。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国内"桂系"首领,曾任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代总统。他是北伐战争中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人物,北伐前致力两广统一,奠定北伐的基础,促成北伐。
"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战争爆发,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1948年行宪,当选副总统。蒋介石下野后,一度任代总统,欲以和谈挽救国民政府未果。之后出走美国,但最终偕夫人郭德洁于1965年7月经瑞士、中东回到北京,受到及其他中共领导人欢迎,于1969年1月30日在北京逝世。
1908年,李宗仁考入广西陆军小学堂第三期,1911年毕业。1911-1913年广西陆军速成学堂毕业。
1913-1914年广西将校讲习所任中尉教官。
1916年加入护国军第六军林虎部任排长,参与护国、护法诸役,因作战英勇,富冒险精神,很快于1921年晋升至统领(相当于团长)。
第二次粤桂战争后,率所部1千余人进入广西十万大山,吸引附近败撤之桂军来投,更主动联络黄绍竑、白崇禧,得其效力麾下,军力迅速增至6000余人,控制玉林、梧州等7县市。1923年10月,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宣誓加入正在实行联俄容共改组中的中国。
1924年5月23日,李宗仁发表统一广西宣言,采用合纵连横的策略,至1925年夏,消灭陆荣廷、沈鸿英、陆云高各部势力李宗仁简介,统一广西。
在李宗仁与省内最后一个劲敌沈鸿英决战期间,孙中山于北京病危。滇系军阀唐继尧乘机联络广东军阀陈炯明、邓本殷、刘震寰等企图东下入粤,消灭新兴之。唐继尧向李宗仁开出700万元银洋借道费,被李宗仁拒绝。唐遂派龙云、卢汉、唐继虞等率领7万滇军,兵分三路入桂。
自1925年2月至7月,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以2万人之军力,终将三路7万滇军击溃。至此由名将蔡锷一手训练、装备精良之滇军,不能再成为中国军界的主要势力之一。
1927年1月底,苏俄派鲍罗廷游说李宗仁,希望其取代蒋中正继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遭李拒绝。李宗仁返回南京后,全力支持蒋中正反苏清共,并警告张发奎需警惕叶挺反叛。但李宗仁亦曾在九江劝蒋中正辞去黄埔军校校长一职,以免予人口实而被指为“新军阀”。
1927年4月,新桂系联合蒋中正发动清党,处决员和内部左翼人士。李宗仁率领第七军在南京警戒可能左倾之军队,在采石矶将意图暴动之程潜、林祖涵(即林伯渠)第六军包围缴械,并在第一军刘峙师逮捕员。白崇禧在上海直接指挥清共,黄绍竑、李济深同时亦在广西、广东进行“清党”,处决大批分子、内部左翼人士,李宗仁的表弟李珍凤在北伐之前加入中共,清党期间被捕后枪决于广西桂林。清党使新桂系与结下政治仇恨。
1927年7月初,武汉汪兆铭派唐生智、张发奎两部20余万大军东征南京,欲打倒蒋中正。8月,新桂系成功联合何应钦逼迫蒋中正下野,达成南京与武汉两国民政府的统一,史称“宁汉合流”。蒋中正下野后李宗仁立即将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第二师、第三师分别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九军、第十三军李宗仁简介,原二师师长胡宗铎任第19军军长,第13军军长则由白崇禧自兼,将第七军广西留守部队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军,黄绍竑亲任军长。随后,李宗仁指挥第七军,在白崇禧、何应钦配合下,在栖霞龙潭战斗中全歼渡江南犯的孙传芳部队13个整建制师,孙传芳仅以身免,从此淡出中国政坛。
解决了北洋直系军阀的威胁后,李宗仁着手将汪兆铭逐出南京。9月21日,汪兆铭返回武汉,唐生智部队东下进攻南京国民政府。10月19日,新桂系部队西征武汉,讨伐唐生智,史称宁汉战争。战至11月11日,唐生智被击败,其部队被新桂系收编,唐生智东渡日本避难。新桂系势力从广西、江南扩展到两湖,并与粤系首领李济深(时称半个桂系)紧密融合,使得新桂系势力进入广东。
11月16日,张发奎在汪兆铭指示下趁李济深不在,在广州发动政变,企图刺杀黄绍竑。在争斗中新桂系获胜,第四军元气大伤,张发奎、煎饼黄琪翔下野,流亡海外。新桂系在军事上消灭唐、张两部后,遂发动强大政治攻势,要求凡是在四一二清共期间,反对南京国民政府清共,态度同情的党员皆须要检讨自咎,并不得担任党内领导职务,矛头直指汪精卫。李宗仁在党务大会上直称汪精卫卖党卖国,是党贼国贼。汪精卫一系终被新桂系打倒,被迫于12月15日全体总辞职。新桂系主导国民政府。
1928年初,蒋中正趁广州事变及“桂系排汪”造成的影响,得以复出。1月9日,蒋中正正式在南京复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新桂系军队被迫撤出南京、江南要害富庶之地,发展受到挫折。蒋中正与宋美龄结婚时,李宗仁是国民政府全体中央委员中唯一一个未送结婚贺礼之人。

1928年4月,李宗仁被南京国民政府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兼武汉政治分会主席。热浪头条第四集团军由新桂系嫡系部队和改编的原唐生智两湖部队所组成,共辖十六个军又六个独立师。指挥部队北上,开始“二次北伐”,讨伐奉系军阀张作霖,第四集团军进至北平、天津、山海关。桂系控制的地区从两广、两湖至平津,总兵力逹二十余万人。
当时,对于是否接受张作霖之子张学良之投诚,国民革命军内部分歧极大。不同于阎锡山、冯玉祥主张国民革命军一定要进驻东北,全部遣散奉系军队的主张;李宗仁则主张接受张学良投诚,并可继续管理东北事务。最终蒋中正采纳了李宗仁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