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诸葛恪和诸葛亮是什么关系 诸葛恪的历史评价

火烧 2021-08-09 06:15:13 1089
诸葛恪的历史评价 孙权:“蓝田生玉,真不虚也。”“恪刚愎自用。”诸葛亮:“恪性疏,今使典主粮谷,粮谷军之要最,仆虽在远,窃用不安。”诸葛瑾:“恪不大兴吾家,将大赤吾族也。”胡综:“英才卓越,超逾伦匹,

诸葛恪的历史评价  

孙权:“蓝田生玉,真不虚也。”“恪刚愎自用。”

诸葛亮:“恪性疏,今使典主粮谷,粮谷军之要最,仆虽在远,窃用不安。”

诸葛瑾:“恪不大兴吾家,将大赤吾族也。”

胡综:“英才卓越,超逾伦匹,则诸葛恪。”

羊衟:“元逊才而疏,子默精而狠,叔发辨而浮,孝敬深而狭。”

张缉:“威震其主,功盖一国,求不得死乎!”

邓艾:“恪新秉国政,而内无其主,不念抚恤上下以立根基,竞於外事,虐用其民,悉国之众,顿於坚城,死者万数,载祸而归,此恪获罪之日也。

昔子胥、吴起、商鞅、乐毅皆见任时君,主没而败。

况恪才非四贤,而不虑大患,其亡可待也。”

童谣:“诸葛恪,芦苇单衣篾钩落,于何相求成子阁。”

臧均:“恪素性刚愎,矜己陵人,不能敬守神器,穆静邦内,兴功暴师,未期三出,虚耗士民,空竭府藏,专擅国宪,废易由意,假刑劫众,大小屏息。”

孙登:“诸葛恪才略博达,器任佐时。”

孙休:“恪盛夏出军,士卒伤损,无尺寸之功,不可谓能;受讬孤之任,死於竖子之手,不可谓智。”

陈寿:“诸葛恪才气干略,邦人所称,然骄且吝,周公无观,况在於恪?矜己陵人,能无败乎!若躬行所与陆逊及弟融之书,则悔吝不至,何尤祸之有哉?”

《江表传》:“恪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

孙盛:“恪与胤亲厚,约等疏,非常大事,势应示胤,共谋安危。

然恪性强梁,加素侮峻,自不信,故 入,岂胤微劝,便为之冒祸乎?”

诸葛恪和诸葛亮是什么关系 诸葛恪的历史评价

虞喜:“夫讬以天下至重也,以人臣行主威至难也,兼二至而管万机,能胜之者鲜矣。

自非采纳群谋,询于刍荛,虚己受人,恒若不足,则功名不成,勋绩莫著。

况吕侯国之先耆,智度经远,而甫以十思戒之,而便以示劣见拒,此元逊之疏,乃机神不俱者也。

若因十思之义,广谘当世之务,闻善速於雷动,从谏急於风移,岂得陨首殿堂,死凶竖之刃?世人奇其英辩,造次可观,而哂吕侯无对为陋,不思安危终始之虑,是乐春藻之繁华,而忘秋实之甘口也。”

萧常:“恪矜己自用,残民以逞,陨身覆族,非不幸也。”

叶适:“诸葛恪先讨山越,后筑东兴,功效不可掩矣。

然推此而遂欲施于天下大计,则覆宗废立,倾辱其国,尝不旋踵者,天下之计,自有定形,不因事而就,恪智小不足以知之,虑近谋远,势当然尔。

然当时议论,徒能毁其已败,则亦无所取。”

胡三省:“恪自谓其才足以办魏,不欲以贼以遗后人,吾不知其自视与叔父亮果何如也?孔明累以攻魏,每言一州之地,不足以与贼支久,卒无成功,齌志以没。

恪无孔明之才而轻用其民,不唯不足以强吴,适足以灭其身,灭其家而已。”

李贽:“诸葛恪不禁熬炼,不济,不济,有愧令叔多矣!”

钟敬伯:“诸葛格妄作妄为,累及三族,有愧令叔多矣。”

何焯:“元逊但知忠武频烦出师,而不规其务农殖谷,闭关息民,三年而后南征,还师之后,又蓄力一年,乃屯汉中,其明年始攻祁山耳。

恶有狃于一胜,主少国疑,群情未一,遽图轻举乎?是役也,虽克新城,归将不免,而况违众玩寇,弗戢自焚,衅非马谡,不请贬三等,谢创夷之众,塞同异之口,乃更思兴作,愈治威严,虹绕鼈鸣,身分族赤,画虎类狗,元逊之谓也矣。”

张敦颐:“诸葛恪为政,首侵边以怒敌,东兴之战幸捷,顾不能持胜,复违众大举,一败涂地。

恪既丧躯,而孙氏之业因以衰焉。”

余嘉锡:“诸葛三君,功名鼎盛,彪炳人寰,继以瞻、恪、靓,皆有重名。

故渡江之初,犹以王、葛并称。”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