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有巢氏和盘古 盘古氏的身世

火烧 2021-07-25 13:32:05 1099
盘古氏的身世 注:转载于天涯论坛--》未知学院--》南山空同讲解你所不知道的神仙世界​从哪儿说起呢,从6300年说起,6300年前,昆仑山并没有名字。6300年前时,九黎之族的族长黎甲经过终南山,在终

盘古氏的身世  

注:转载于天涯论坛--》未知学院--》南山空同讲解你所不知道的神仙世界

​从哪儿说起呢,从6300年说起,6300年前,昆仑山并没有名字。

6300年前时,九黎之族的族长黎甲经过终南山,在终南山上遇到终南山主人,言谈之中提起数千年前发生的事。终南山主人说,彼时天地不分,犹如混沌。

从此之后,昆仑山有了名字,名为浑沌。浑沌者,指浑然一体,无有分别之意。

终南山主人和黎甲提到一个人,当时极地之冰消融,昆仑山中,连续降雨九十余日,大地震动,水有中出,人神撤离昆仑山之时,有一巨人,负责带路,他力气非常大,负责把挡路的石头推开,开出一条路来,带着大家往前冲,众人才得以顺利逃出。

但终南山主人并不记得这个人的名字。后世的人知道这个消息,轩辕氏族,神农氏族,蚩尤氏族碰在一起,大家回忆以前历史的时候,觉得应该给这个人一个名字,把当时带大家出来的人叫混沌,跟昆仑山名字是一样的,浑沌氏。

之所以以浑沌为名纪念他。是这为这个族群出昆仑山后,慢慢分化成三个族群,后世分别为昆仑黎羌、终南伏羌和神农岷羌,这三个大的部落后世分别成为蚩尤氏族,伏羲氏族和神农氏族的祖先。当时中国其他地方也有人在活动,但都是普通的人族,而只有昆仑山上生活这一族人是由神族绝领下的人族。

在他们没有出昆仑之前,他们认为天地未分。强调的是前人和神都居住在天都之中,不曾有天地之分,世间没有天地的概念,神生活在天都,人生活在其他地方,没有天地之概念。后来神从天都下来了,下来之后到了日月山,到达中国每一个地方,所以他们认为那是混沌大开的时候。

盘古氏的身世

因此,昆仑山,后世称为天都,昆仑之名,也称混沌,为浑然一体,未曾分貌之意,是为强调以前人与神都居天都之中,不曾有天地之分。

那座当初被毁的故地天都,被称为昆仑之墟,墟者,被毁之故都也。

后来因为浑沌这个人名,在读音上与昆仑完全一致,为了区别,便有意给他起新名,因曾推石开路,便称其名为盘。后世有因时间久远,于是起名为盘古。

后世传着,便成了这样一个故事: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请教三个问题:1.人通过习得周易来提高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遵从周易所得事物运行规律是不是就是最好选择?

2.现在的末法时代是不是就预示着神再次要建立一个新的仙界?那么传闻的二次封神可是真的?

3.九天玄女又要收个徒弟来完成这个任务吗?

希望您的回答!谢谢!

-----------------------------

你所言的三问,皆有很强的针对性。一一回答。

1、3000年前之所以传八方八风之法于姬昌和姬旦,让他们研出易理,是为了对付当时的轩辕氏族一派的神仙。他们在商朝时牢牢控制了人间百态,要世人凡是都要请示于鬼神,要人们无条件尊重他们,稍有轻慢,便有性命灾货之忧。所以传易,是要世人信自己,轻鬼神,易行于世间百年后,世人多自断吉凶,近千年弃鬼神于不顾,直至东汉。正因有此思想之解放,才有了春秋战国思想文化之盛世。

2、你得到的新消息是准确的,是会建立新的仙界,但,这次,会取消神仙谱,神仙谱的存在,本身就是不健康的机制,因此,此次会借新建之机,取消神仙谱,会有新的更好的机制。

3、3000年前,有关封神前后的事,表面上是吕尚在做,实质上是九天玄女在后面支持,九天玄女违背仙规。因其资历较老,又维护神仙谱长达千年有功,故免了惩罚,但此次将不能参与此事。

话说请教下山海经这书到底是打哪儿来的?难道也是像楼主一样厉害的人物写的?

那天帝离开昆仑,离开青海湖,又跑到哪里去呢?

天庭的神又是住哪儿?

不是真的住云上面吧⊙▽⊙

顺便问下。为毛我看不到楼主你以前的帖子?小号?涯叔又抽?

-----------------------------

山海经的问题,已经回答了的,回答第二个问题

距今天9000年时,斗转星移,气灵有变,青海湖水,降了有100多米,时有地震,自终南山而来的古羌族人,三分而居四地,在原地仍居住的,为西王母一族,为昆仑古族。其余三族,他们的后代,分别有蚩尤氏族(昆仑黎羌之后)、神农氏族(岷羌氏族之后)、伏羲及轩辕氏族(终南伏羌氏族)

其中,最大的一支沿我所标示的昆仑山的余脉一线往东,沿南山一路东行,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散布于西倾山、白石山、鸟鼠山、朱圉山、嵯崦山、麦积山、淳物山一线,基本是以南山山脉及其余脉分布的,这一支人中,法藏多生活在西倾、白石山一带,后来有朱圉山伏羲、嵯崦山轩辕氏等人,也就是后人所说的氐、戎、伏羌一族。文真东移后最后多居于淳物山。也就是此行所去的太白山一带。

第二支便是前面提到的岷羌一族,最初与文真一族沿昆仑余脉东行数百里,至西倾、白石山二山之间分开行走,沿岷山一路东南行。在行进过程中亦是慢慢分化,有些分支又与伏羌的分支融合在一起。

第三支沿昆仑山脉一直向西迁移,还有一支曾一度留在原地,是后行迁移的,也就是三苗一族的祖先。然而他们的迁移,要比其它三族晚一千多年。

我将南山称之为昆仑之南山,是因一万二千年至九千年的那座昆仑山的中心地陷成泽,不复重现,然沿着昆仑山余脉一路东行的羌人是原来昆仑山中众人的主要氏族。南山是昆仑山的南山,一根线细细的牵着。

他们的族人智者,总是在口口相传时,很神往的会讲到,我们的祖先,住在昆仑山中,那里有巨大的灵兽把门,有懂得听闻人语的飞鸟,智者和他们的灵兽总是相伴出现,智者总能知晓古树山石在想什么说什么。讲到最后,总会讲到百智出昆仑的场景。这些近万年前发生的事情,自大禹后,慢慢很少有人再讲了,也不再有多少灵物知晓。

最多,众人可以凭着想象说,昆仑山有很多神仙,终南山也有,不知道为什么这两座山,老是传说有神仙。

有趣,从没听说过。蟠桃居然是用来补充灵力的,难怪这么多神仙,都重视蟠桃大会啊!

-----------------------------

其实神和仙,除了神有一种状态不需要灵气供养外,通常都需要灵气供养的。

这种状态就是只有位第一、二层级的神仙才能到达的状态,这种状态,便是要让元灵处于不生不灭,无阴无阳,不增不减,无知无觉,无为无行,只待轮回的状态,既不会出来教化世人,也不会现身说法。

要到达这种状态,有两个条件即可,一是他须为一、二层级的神仙;二是,他必须身处无极之地。

不过,能呆的时间也是有限的,二等级的元灵能呆2500——3000年,3000年左右,会斗转星移、气灵有变,原来的无极之地,不再是无极状态。这时,待需要迁到新的无极之地去。

迁移的办法有两种,一是自己离灭前设好心愿,时间一到时会处然醒来盘古氏简介,然后投胎转世,死后复归其位。

二是自己不必醒来,提前约好让同门的神帮忙,将自己的元灵带到新的无极之地。便可以再“睡”3000年左右。

这些过程中,因为是位处无极之地,所以只要外界气灵不明显失衡盘古氏简介,就可无需灵气相助。

第三层级的仙无法享受以上福利,所以他们必须不断有气灵滋养,这些灵气来的途径很多。下面我会细讲。

先说灵气

宇宙中的日月星空,寒来暑往,身边的山川河流,山中的都有可能构成一个特定的符号,这个符号先与自身的各部分发作生、克、泄、耗、助的作用,再与周边的环境发生作用,产生不同的信息能量场,也便是灵气。

上面所讲的符号,是指星辰、山川、万物间相互形成的信息能量场,符咒则是信息能量体,如同山川河流的在一起,会组成一个符号,这个符号的各组成部分间如能产生作用,那么它就是一个咒。咒不但可以吸引宇宙或周边的能量信息,同时,它自身也产生和发出能量信息,便是灵气。

但,所有的咒或大小宇宙(一块石头也是个宇宙)都有自己的能量场,但不一定都能够接收或发出信息(灵气)。

一草一木一石一山,都如果长期生活在“风水”好的地方,自身所处的位置及本性又适宜于接收这种灵气。日久成形,会变得越来越有灵性,虽然有时它们在常人看来并无生命迹象,口不能言,身不能动。

选择一个“风水”好的居所,住一个比较“好”的方位,用一个比较“睡”姿,其实对人来说,功能主要在于获得宇宙间“好”信息。得养于身心。人的额头,手心,都是接收宇宙信息的最佳部位。

而这时候我们所接收的,便是来自大宇宙间的灵气,“灵气”这两个字,这时应当分开来去认识的,灵自额头进入大脑,给人以智慧,气自手心进出,内汇精脉,外改人命。自然,并不是所有的环境都会有灵有气,更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好”的灵气。

凡世间,好与坏均是相对而言,假使以众人为据,灵气分两类,一类是以清静为根基而作用的,可称之为灵气,与之相反的,称之为戾气。神灵仙士与魔妖鬼怪本同出一体,化为二形,所不同者,灵戾有别。

所以,什么地方、动物、植物,以及诸般生灵都会产生灵气,但就像不是所有的蘑茹人都能吃一样,只有以清静为根基的灵气,才能是神仙的食物。

这些食物的来源,可以是植物、动物,也会是山川,但4300年后,只有第一、二层级的神仙,才可以得到山川的滋养,其它的灵,只能蹭些灵气,这就是为什么终南山上精妖特别多的原因。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