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曾国藩到底怎么死的 這是曾國藩去世前最想去的地方,觀景最佳,至今仍有許多傳說!

火烧 2022-09-26 17:54:38 1044
這是曾國藩去世前最想去的地方,觀景最佳,至今仍有許多傳說! 南京總統府內有座漂亮的兩層樓閣,也是觀景的最佳處,名曰「夕佳樓」。這也是曾國藩生前最想去,而沒去成的地方!夕佳樓建於總統府西花園太平湖西岸,
曾国藩到底怎么死的 這是曾國藩去世前最想去的地方,觀景最佳,至今仍有許多傳說!

這是曾國藩去世前最想去的地方,觀景最佳,至今仍有許多傳說!  

南京總統府內有座漂亮的兩層樓閣,也是觀景的最佳處,名曰「夕佳樓」。這也是曾國藩生前最想去,而沒去成的地方!
夕佳樓建於總統府西花園太平湖西岸,倚湖而立,幾毀幾建。因為長期地身處官衙府邸的深閨宮闈之中,常人難以接近,夕佳樓對於許多人來說是神秘的,因為悠久的歷史,名人的青睞,夕佳樓里還有津津樂道的故事傳說。
夕佳樓首建於乾隆年間。1751年,當時的兩江總督尹繼善為了「迎接聖駕」,特將江寧織造署(今大院南面)西部擴大為行宮,並把總督署西花園改為行宮花園,「窗楹棟宇,氣勢壯觀」,行宮花園在督署西南面,中有朝房、兩重宮門、前殿、中殿、宮門、寢宮、照房等七進,東側有執事房、西側有朝房、便殿、寢宮、箭亭、花園等。行宮內亭台樓榭、小溪假山,一應俱全,綠樹榭、聽瀑軒、判春室、鍾中亭、塔影樓、彩虹橋、釣魚台等勝跡大部分毀於兵火,同時期建造還有「不系舟」石舫。現大行宮十字路口外,即為當年行宮門址。現在的總統府西花園就是當年的行宮花園的一部分。
1757年,乾隆到達南京,在署內看到穩如泰山的石舫,親賜名曰「不系舟」。「夕佳樓」也是乾隆同時期題寫,但相關資料目前發現不多。現在的「夕佳樓」三字為上世紀八十年代蕭嫻所題字。一樓西門額上的隸書「夕佳樓」三字不知為何人遺墨。
1853年,太平軍攻佔並定都南京,洪秀全大興土木,把兩江總督署擴建為天朝宮殿,夕佳樓重新修建。現在的夕佳樓二樓平台上,可以看到完好精美的「五爪團龍磚雕」,它是由9塊青磚,按太平天國風格鏤空雕刻施彩而成,色彩鮮亮,形態生動。人們形象地把這個「團龍」比喻成整個煦園龍牆的龍頭,喜歡把西花園夕佳樓說成是洪宣嬌的綉樓,是洪秀全讓她在此專門看護「團龍」呢!
現在的「五爪團龍磚雕」是解放後重新刻制。此處原先也應有一個龍頭,據說曾國藩為應其「癩龍轉世」,而沒有毀壞。
1864年,湘軍攻入南京,一把大火燒毀天朝宮殿,有詩云:「十年壯麗天王府,化作荒庄野鴿飛」。兩江總督移至江寧府衙。1870年,因「天津教案」而背負「賣國」罵名的曾國藩第三次出任兩江總督,在天朝宮殿一堆布滿瓦礫和焦炭的廢墟上重建兩江總督署,許多磚瓦「就地取材」,是天朝宮殿遺物的「廢物利用」,真可謂是煞費苦心,所有建築的格局、式樣,甚至風水,都有他的主張和意見。
1871年11月22日,督署尚未最後竣工,曾國藩就搬了進去,「是日咳嗽,不甚成寐」,曾國藩既興奮,又勞累,對建成後的督署十分滿意,這一段時間是曾國藩過得較愜意的時光。可是,好景不長。次年正月23日,曾國藩受風寒而動肝氣,右腿麻木,調養多日才見好轉。
1872年3月12日(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曾國藩飯後吃了些橙子,到督署花園散步,也許是興緻頗高,還想到尚未完工的夕佳樓看看,但逛了一圈後,突然感到腳有點麻木,漸漸不能行走,還不斷地抽搐,侍從把他扶至花廳內。面對周圍聚集的家人,曾國藩不能說話,坐在椅子上,過了一會兒便溘然逝去。據考證,曾國藩死於腦溢血。
夕佳樓與水榭隔湖而望,每當夕陽西下,晚霞餘輝光灑滿樓。不管是依偎樓邊美人靠,還是透過二樓花窗,都是觀賞園中美景的絕佳之處。夕佳樓已經成為總統府內的一個重要景點。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