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杭绍台铁路与甬台温铁路 甬台温铁路详细资料大全
甬台温铁路详细资料大全 甬台温铁路(Ni g o-Taizhou-We zhou Railway),是连线宁波、台州、温州三地的国铁Ⅰ级铁路,为中国沿海大通道杭深铁路中浙江境内的重要控制性项目,是中国
甬台温铁路详细资料大全
甬台温铁路(Ningbo-Taizhou-Wenzhou Railway),是连线宁波、台州、温州三地的国铁Ⅰ级铁路,为中国沿海大通道杭深铁路中浙江境内的重要控制性项目,是中国国家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中沿海通道和“四纵四横"快速客运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甬台温铁路于2002年1月开始勘察设计工作;2004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改委批准项目建议书;2005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改委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2005年8月,初步设计批覆;2005年10月27日,正式开工建设;2009年9月28日,正式开通运营。

甬台温铁路自宁波站至瓯海站,全长282.39千米,全线设站15座,项目总投资概算155.3亿元,设计时速为250千米,运营时速为200千米;2017年,旅客传送量达9100万人次。
基本介绍
中文名:甬台温铁路外文名:Ningbo-Taizhou-Wenzhou Railway开通日期:2009年9月28日线路长度:282.39千米设计速度:250千米/小时运营速度:200千米/小时铁路等级:国铁Ⅰ级车站数量:15座起止站点:宁波站-瓯海站途经城市:宁波、台州、温州 历史沿革,早期探索,规划建设,开通运营,线路站点,设计参数,线路走向,沿线车站,运营情况,运营历程,客运流量,设备设施,车辆设施,运行系统,建设成果,技术难题,重点工程,荣誉表彰,价值意义,历史沿革
早期探索
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2月,义大利驻华公使马丁诺向清政府租借三门湾及沿岸领土,“欲设军港,图开商埠,并铺铁轨”,被帝国主义打怕了的清政府慑于“洋大人”的掠夺本性,“久拖未决,终拒之”。甬台温铁路开工仪式1921年(民国10年),孙中山先生在他的《建国方略》里描绘了中国沿海铁路的蓝图,其中就包括宁波、台州、温州:“沿东方南方两大港间海岸线,自南方大港广州起至温州,于温州渡瓯江,进至乐清、黄岩、台州。又进历宁海,至于宁波,以与东方大港相接……”。然而,孙中山先生虽雄心勃勃,无奈当时内有军阀混战,外有列强侵夺,终壮志难酬。规划建设
1992年11月,台州行署把原铁道部华东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上海铁路局党委书记周聪清邀请到台州,听取台州方面关于修建甬台温铁路意向的汇报。甬台温铁路 1993年7月,台州地区铁路规划领导小组举行第一次会议;同年10月21日至11月10日,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专家和专业组人员一行,开展甬台温线现场踏勘。 1994年5月,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完成《甬台温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本》。 2000年11月,宁波市、台州市、温州市计画委联合原浙江省计画委上报《关于加快推进沿海铁路干线甬台温段项前期工作的请示》,要求将甬台温铁路纳入中国国家铁路重点:设项目,早日兴建。 2001年5月,首次甬台温铁路建前期工作会议召开,形成《关于新建甬台温铁路第一次前期工会议纪要》,并上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同年9月,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委托铁四院派出专家前往甬、台、温三市作现场踏勘。 2002年1月,甬台温铁路勘察设计工作正式拉开序幕;同年8月,铁四院编制完成《甬台温铁路预可行性研究》送审稿;同12月,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对铁四院报送的《甬台温铁路预可行性研究》送审稿进行了初步审查。 2003年11月,根据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关于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新思路及快速客运通道的定位要求,铁四院编制完成《新建宁波至温州铁路补充预可性研究报告》,按照报告,甬台温铁路由初步设计的120千米时速,单线,内燃机牵引动力,投资概算50亿元,提升到时速200千米,复线,电气化,总投资为155.3亿;同年12月,甬台温铁路预可研评审会议召开,会议对建设甬台温铁路的重要性和建设标准达成重要共识。 2004年1月,铁四院编制完成《新建甬台温铁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同年2月,部、省联合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改委上报项目建议书;同年9月,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浙江省共同签订了《关于浙江省铁路建设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其中明确了甬台温铁路建设标准、建设资金等问题;同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改委批准甬台温铁路项目建议书;同年11月,铁四院编制完成《新建铁路甬台温线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改委;同年12月,甬台温铁路初步设计审查会议召开。 2005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改委批准甬台温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同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改委发文,将甬台温铁路列入2005年中国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名单;同年8月,铁四院完成甬台温铁路施工图设计,至此,甬台温铁路工程项目具备了开工条件;8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浙江省联合作出《关于新建铁路甬台温线初步设计的批覆》,其中旅客列车速度目标值为200千米/小时,预留进一步提速条件;同年10月27日,甬台温铁路开工仪式举行,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xj宣布开工建设。 2008年11月,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鉴定中心印发了《关于甬温、温福等运行时速250km/h铁路的客车到发线和无缝线路等问题的复函》,将开通运行速度提升为250千米/小时。 2009年5月,甬台温铁路铁轨全线铺通;同年6月,开始组织联调联试。开通运营
2009年8月31日晚9时,甬台温铁路货运列车首发,甬台温铁路迎来了具备开通货运列车条件后的首趟货运列车;同年9月28日,甬台温铁路正式开通动车组客运业务。温州动车追尾事故2011年7月23日,甬台温铁路温州境内,D301次列车与D3115次列车发生动车组列车追尾事故(“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同年8月12日,甬台温铁路全线降速,由250千米/小时降至200千米/小时。线路站点
设计参数
功能定位 客运为主、兼顾货运 铁路等级 国铁Ⅰ级 正线数目 双线 设计速度 250千米/小时,预留300千米/小时 最小曲线半径 4500米 限制坡度 6‰ 到发线有效长度 850米,部分1050米 牵引种类 电力 列车类型 动车组 列车运行控制方式 自动控制 行车指挥方式 综合调度集中 参考资料:线路走向
甬台温铁路从宁波站与既有的北仑支线并行至宁波东站,从宁波东站出岔,经奉化、宁海、三门、临海、黄岩、路桥、温岭、乐清、永嘉等县市区,终于温州市瓯海区。沿线车站
甬台温铁路全线共设15座车站,自北向南分别为宁波站、宁波东站(已停运)、奉化站、宁海站、三门县站、临海站、台州站、台州南站(货运站)、温岭站、雁荡山站、绅坊站、乐清站、永嘉站、温州南站、瓯海站(货运站)。 序号站名里程数(千米)车站地址隶属单位 1 宁波站 0 宁波市海曙区南站东路19号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 2 宁波东站 ----- 宁波市江东区桑田路站前路1号 3 奉化站 38 宁波市奉化区西坞街道尚桥村 4 宁海站 72 宁海县桃源街道关正学路162号 5 三门县站 106 三门县亭旁镇邵上村 6 临海站 129 临海市邵家渡街道溪边村 7 台州站 152 台州市黄巖区北城街道王林村 8 台州南站 ----- 台州市路桥区螺洋街道 9 温岭站 176 温岭市大溪镇利岙村站前路1号 10 雁荡山站 199 乐清市雁荡镇 11 绅坊站 222 乐清市石帆镇绅坊村 12 乐清站 240 乐清市白石镇下阮村 13 永嘉站 257 永嘉县站北大道 14 温州南站 275 温州市瓯海区宁波路与工业路交汇处西北侧 15 瓯海站 ----- 温州市瓯海区潘桥镇 参考资料:运营情况
运营历程
甬台温铁路试运营初期,每天安排开行上海、杭州至温州南方向动车组列车12对;其中上海至福州4对、上海至温州南4对、杭州至福州3对、杭州至温州南1对。 2017年,甬台温铁路日开行客车71对。客运流量
2017年,甬台温铁路旅客传送量达9100万人次。设备设施
车辆设施
甬台温铁路采用和谐号动车组列车及复兴号动车组列车,运行的车辆有CRH1B、CRH1E、CRH2A、CRH2B、CRH2C、CRH2E、CRH380AL、CRH380BL、CRH380CL和CR400BF等车型,其中部分车辆是重联编组。运行系统
甬台温铁路使用中国列车控制系统2级(CTCS-2)。车站列控中心、轨道电路、列车超速防护系统等构成了CTCS。CTCS-2级分两个子系统,即地面子系统和车载子系统。地面子系统由车站列控中心、轨道电路等设备组成。车载子系统由列车超速防护系统等设备组成。 甬台温铁路采用ZPW-2000A无绝缘轨道电路实现列车占用及完整性检查,并连续向列车传送行车许可等信息。 列车司机与列车调度员、车站值班员之间的呼叫使用铁路移动通信系统(GSM-R),其终端设备包括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和手持终端,两种设备使用同一频段。建设成果
技术难题
甬台温铁路工程沿线地质条件复杂,软土地基分布广泛,桥隧长度占全线62%,施工难度大。其中灵江特大桥全长2183米,跨越灵江主干流,集深水、高墩、大直径超长桩、大跨于一体,同时还要抵御台风、潮汐影响,在中国铁路设计中尚属首次;台州站是甬台温铁路全线最大的车站,挖填方量大、软基处理数量多。 甬台温铁路共新建桥梁123座,总长为89.728千米,占全线总长的31.85%;挖掘隧道59条(段),总长为 88.075千米,占全线总长的31%;还打通或浇制各种涵洞321个,建上跨公路桥6座、小桥91座。重点工程
桥梁邵家渡特大桥邵家渡特大桥于2007年9月30日合龙,是甬台温铁路临海段四座超千米以上特大桥之一,全长1477.9米,宽13.4米,经过五个村庄地段,横过两条公路,跨越两支河流;有桥台2个,桥墩45个。永宁江特大桥永宁江特大桥全长2496米,横越永宁江和82省道,是台州境内铁路线上最长的一座大桥,也是甬台温铁路全线关键性工程。主要工程数量有1.25米直径钻孔桩548根,1.5米直径钻孔桩56根,承台、墩柱77个,全桥混凝土总量近10万立方米。该工程地质复杂,多为弱岩层,大桥连续箱梁为一联(40+64+40)米三跨预应力混凝变截面箱梁,利用两套挂篮对称施工。隧道太坤山隧道太坤山隧道,全长7006米,由三门县亭旁镇芹溪村至临海市东塍镇白箬村,为甬台温铁路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施工难度全线第一,于2008年4月27日顺利贯通。前溪隧道前溪隧道,全长6208米(其中温岭段长3100米),是甬台温铁路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是温岭段唯一的一个隧道,也是台州段第三长隧道;于2006年1月25日正式开工,2008年1月16日顺利贯通。荣誉表彰
甬台温铁路永宁江特大桥获2012-2013年度国家优质银奖。价值意义
甬台温铁路是国家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中沿海通道和“四纵四横"快速客运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浙江东部地区、沪苏南地区与福建、粤东地区的客货交流,对于形成沿海铁路快速通道,加强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系和交流,促进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闽台经济区的协同发展,维持沿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均有重要作用,对加强国防建设也具有重大意义。 (《浙江日报》评)甬台温铁路首开动车组 甬台温铁路是浙江铁路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工程,也是国家沿海铁路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工建设,是浙江铁路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将有力推动浙江省宁波、台州、温州沿海地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港口优势、开放优势,促进浙江省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时任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在开工仪式上的致辞) 很赞哦!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