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方君瑛 汪精卫 汪精卫之妻陈璧君在监狱还卖萌

火烧 2021-06-08 03:27:49 1072
汪精卫之妻陈璧君在监狱还卖萌 大汉奸汪精卫之妻陈璧君,因“通谋敌国、谋图反抗本国罪”,于1946年4月被国民政府江苏高等法院判处无期徒刑。从1949年7月起,在上海提篮桥监狱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十年。
方君瑛 汪精卫 汪精卫之妻陈璧君在监狱还卖萌

汪精卫之妻陈璧君在监狱还卖萌  

    大汉奸汪精卫之妻陈璧君,因“通谋敌国、谋图反抗本国罪”,于1946年4月被国民政府江苏高等法院判处无期徒刑。从1949年7月起,在上海提篮桥监狱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十年。
    陈璧君的番号“ 20304”
   1949年7月1日, 陈璧君(1891-1959)与日本女犯中岛成子一起从苏州移押到上海,关押在提篮桥监狱女监(十字楼)。每间牢房 8平方米,还有一张固定的铁床、桌子、凳子和抽水马桶。当时女监干部把 陈璧君与中岛成子安排在一间牢房内。由于牢房内只有一张铁床, 陈璧君年龄偏大,身体不好,就让 陈璧君睡床,中岛成子睡地铺。
  提篮桥监狱的干部在收押 陈璧君以前,对她的称呼等细节作了认真斟酌。过去, 陈璧君在国民党管辖的广州、南京、苏州监狱关押时,看守人员在各种场合都称她为“ 汪夫人”。有一次,一名国民党的少将军官,在南京看守所因为叫了她的名字,而受到 陈璧君的当面辱骂。
  在共产党管理下的新中国监狱,按规定,犯人在监狱改造期间,犯人之间一律称番号(监狱用语),干部称呼犯人也用番号,都不叫名字。 陈璧君入监后,她的番号为“20304”,简称304。由于所有女犯每人都有一个番号,对每个犯人都一视同仁, 陈璧君也无话可说。
  监狱干部考虑到 陈璧君过去曾留学海外,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比较喜欢阅读书报,于是,每天供犯人阅读的报纸来了,一般先让 陈璧君看,监狱图书馆书籍的借阅,也给她更多的方便。
  入狱初期,尽 管陈璧君不认罪,不服判,但她看书还是十分认真的。 1949年9月26日《新闻报》刊载的一篇《东方“巴士底”的解放,上海市人民法院监狱参观记》中,这样写道:“我们看到女汉奸 陈璧君,头上包着一块白布,穿着蓝色的旧囚衣,躺在床上正看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在1949年底《解放日报》一篇《阳光照进监狱》的通讯中写道:“天字第一号奸首汪精卫的妻子 陈璧君,在解放后积极多了,每天向图书馆借书阅读消遣,最喜爱读的《联共(布)党史》《 居里夫人》《母亲》等这类得以教育的书籍。”
    一半时间住院治病
  尽 管陈璧君不认罪,对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抱有敌意,但监狱干部依然对她耐心教育。特别是针对 陈璧君身体不好的现状,从给她治病为“突破口”,以人道主义的实际行动去感化她。监狱干部还经常在伙食、生活上给予照顾,允许其家属在接见的时候可以送一些点心和菜肴。
   1952年9月24日,早晨起床后, 陈璧君感到不舒服,胸口有点闷,走路站不稳。干部知道后,马上把她送到监狱医院就诊。经医生仔细检查,发现她心律不齐, 陈璧君被留院诊疗。这是 陈璧君移押上海提篮桥监狱后的第一次住院。
  在医院内,设有专供病犯做菜的小伙房,根据病犯的需要,烧煮小锅饭菜。 陈璧君在伙食方面也受到照顾。 10月6日出院,一共住院12天。这次住院给 陈璧君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但两个月不到, 陈璧君因高血压和脱肛再次住进医院,这次住院时间长达193天。1953年5月, 陈璧君出院时,她诚恳地向半年多来日夜护理照顾她的医护人员一再表示感谢。
  1956年9月,有天清晨, 陈璧君突然发热、怕冷头昏、腹痛、肚泻,因肠炎从清晨到晚上竟然腹泻多次,多种疾病并发,病情严重。 陈璧君自认为将离开人世,她在给其亲属的一封信中表示,年老体衰,随时可能病故,死后愿把遗体贡献给医务工作者解剖研究。后来,医院卫生大扫除,发现在 陈璧君的床垫中藏有22片安眠药(大的5片、小的17片),还有几片止痛片。按她的身体情况,如果把这些药片全部吞服,足以致命。
   陈璧君最后一次住院是在 1959年5月2日,因咳嗽、气急、胸痛、发热和头昏而住院。这次 陈璧君自知病重难治,故开始不听医嘱,吵着要回到监房去,不愿死在医院里。干部和医生对她进行反复劝说,她才愿意尽力配合。在46天的住院治疗期间,监狱医院先后为她做过15次血液检查,3次X光透视,2次心电图检查。还请中西医专家会诊,服用中药,并每4小时给予吸氧。但最 终陈璧君因高血压和心脏病,并发大叶性肺炎,于 1959年6月17日晚病亡于提篮桥监狱医院。
   陈璧君在提篮桥监狱关押期间,先后5次到监狱医院住院治疗,累计共达1791天。也就是说, 陈璧君自关押到提篮桥监狱的近10年中,有一半时间是在监狱医院里度过的。
    慎重处理陈璧君后事
   1959年6月18日,即 陈璧君病故后的第二天,提篮桥监狱有关部门首先打电话通知远在南京的 陈璧君同父异母的妹妹陈舜贞。陈舜贞以年老体弱为由而婉拒。不过,她还是推荐了居住在上海的一位远房亲戚谭文亮来处理其姐姐的后事。
  谭文亮与 陈璧君是什么亲属关系呢? 陈璧君与汪精卫共生育了三男三女,长子叫汪文婴,谭文亮是 陈璧君长媳谭文素(汪文婴之妻)的弟弟。 1959年6月18日,谭文亮接到提篮桥监狱人员打来电话,希望他及时到监狱来处理 陈璧君后事和领取遗物等。
  谭文亮闻讯赶到监狱, 陈璧君狱中喜欢读书看报她自费订阅了不少报刊,购买了许多书籍,所以遗物中书籍数量比较多。由于当时谭还没有结婚成家,住在集体宿舍内,无法安放 陈璧君的遗物,所以,他仅领回了二三支钢笔以作纪念,其他遗物请监狱按规定处理。(加3xm中文网微信:aigushi360 分享精彩好故事文章)
  干部还询问 谭先生,在 陈璧君的后事处理上还有什么具体要求。谭考虑到 陈璧君的子女都健在,并居住在香港,出于种种原因,他们不可能立即赶赴上海处理丧事,他想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希望在时间上请监狱宽限几天。监狱方面当即同意了这一要求。几天后,谭文亮接到来自香港的电报, 陈璧君的子女全权委托他处理 陈璧君的后事。
   1959年6月22日,上海某部门对 陈璧君的尸体作了检验,谭文亮看到 陈璧君身穿一套蓝色全新的列宁装,脚穿一双新布鞋,脸色安详。
  后来, 陈璧君的遗体被运到上海西宝兴路殡仪馆火化。 谭先生领回 陈璧君的骨灰盒,随即寄往广州。 陈璧君的子女托人从广州把 陈璧君的骨灰盒带回香港。1960年秋天, 陈璧君子女把 陈璧君的骨灰撒入香港附近的大海。(《上海滩》2016年第1期 徐家俊)
监狱汪精卫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