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康有为的基本观点 康有为有关教育主张的思想根源

火烧 2023-01-07 09:55:08 1033
康有为有关教育主张的思想根源 1888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没有考取。当年9月,他上书光绪帝,痛陈祖国的危亡,批判因循守旧,要求变法维新,提出了“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三条纲领性的主张。18

康有为有关教育主张的思想根源  

1888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没有考取。

当年9月,他上书光绪帝,痛陈祖国的危亡,批判因循守旧,要求变法维新,提出了“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三条纲领性的主张。

1891年,康有为回到广东,开办万木草堂学馆,聚徒讲学,并为变法运动创造理论。

康有为的基本观点 康有为有关教育主张的思想根源

先后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部著作,这两部书都是在尊孔名义下写成的。

前一部书把封建主义者历来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某些经典宣布为伪造的文献;后一部书把本来偏于保守的孔子打扮成满怀进取精神,提倡民主思想、平等观念的人。

康有为的这些看法,虽都不科学,但他的改革精神却在知识界产生了强烈的震动和反响,而对封建顽固守旧分子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因而这两部书被他们视为异端邪说。

1894年,康有为开始编《人类公理》一书,这本书经多次修补,后来定名为《大同书》发表。

《大同书》描绘了人世间的种种苦难,提出大同社会将是无私产、无阶级、人人相亲、人人平等的人间乐园。

这当然是荒谬的,因为“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

”追答

望采纳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