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白江口之战纪录片 白江口海战:唐朝征服的高丽的插曲,却成为影响日本上千年的战役

火烧 2023-03-24 05:22:09 1058
白江口海战:唐朝征服的高丽的插曲,却成为影响日本上千年的战役 唐王朝建立之后,开始建立以大唐为中心的国际秩序。而在建立这种新秩序的期间,大唐与在朝鲜半岛的高句丽、百济、新罗之间的关系就至关重要。这也是

白江口海战:唐朝征服的高丽的插曲,却成为影响日本上千年的战役  

唐王朝建立之后,开始建立以大唐为中心的国际秩序。而在建立这种新秩序的期间,大唐与在朝鲜半岛的高句丽、百济、新罗之间的关系就至关重要。这也是为什么隋唐两代都会倾国之力来攻伐高句丽的原因。

随着在各大国之间关系的紧张,各国之间的利益冲突更加严重,而各方势力也进行了无数次的交锋,最后出现了高句丽、百济联盟与唐朝、新罗联盟之间的对抗。而这时候,日本也为了扩大自己的国际影响力,选择和高句丽、百济站在一起,这就形成了两大集团之间对抗。

白江口之战纪录片 白江口海战:唐朝征服的高丽的插曲,却成为影响日本上千年的战役

在公元655年,高句丽、百济、靺鞨三国联合进攻新罗,大唐不会让高句丽做大,更不会见到自己在半岛唯一的棋子被吃掉,所以在660年,大唐派遣大将苏定方率领十万军士渡海支援新罗。苏定方没有直接去援助新罗,而是进军百济,不到月余百济王都便陷落在大唐之手。但是由于山高皇帝远,唐王朝对于百济的控制力很弱。当苏定方的主力进军高句丽的时候,百济的遗民在得到倭国的支持下开始复国运动。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唐、罗联军和倭、百济联军在白江口展开了一场关乎唐、高句丽、百济、新罗、倭五国之间命运的战役!

影视剧中的苏定方

白江口之战

在百济灭亡之后,苏定方留下刘仁愿率领一万人来驻军百济,新罗派遣了七千兵马辅助刘仁愿来安定百济。唐朝进军半岛,不仅仅推翻了百济的政权,还切断了高句丽的援助,让高句丽、百济、倭国的战线被截断。

唐王朝对百济的战略是速战速决,从苏定方攻破百济都城到撤军期间不到两个月,唐军对于百济的占领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并不可以做到对百济的完全占领,以及对百济城内的残余势力进行清除。所以,在苏定方撤离的时候,百济国内的复国运动就开始轰轰烈烈的展开了。

百济的灭亡,让大唐在半岛上有了一个稳定的立足点,有了这个稳定的立足点之后,大唐军队就可以和新罗军队汇合,对高句丽造成南北夹击之势,高句丽的在南面的屏障彻底丧失。而百济的亡国会让半岛的统治权彻底掌握在大唐手中,日本原本在百济的利益化乌有,而日本国内的也会因为百济的亡国而陷入政权利益的纷争。所以,无论是从国内还是国外的利益考虑,日本都是要出兵的。所以高句丽、倭国对于百济复国势力的援助是不遗余力的。

白江口海战示意图

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原本只是发生在半岛的纷争进一步扩大,白江口之战终于爆发。

663年,刘仁愿率领的唐军和新罗的军队联合将周留城外围诸城逐一攻克,成功包围了周留城。唐军刘仁轨所率领的一百七十艘战船也抵达了百济,并在周留城之外的白江口严阵以待。十天之后,日军水师才匆忙赶到了白江口,仓促应战之下,被唐军水师打的落荒而逃。当第二天日军准备再次进攻大唐在白江口守军的时候,又遭到了唐军狂风暴雨般的袭击。

在《资治通鉴》中有记载唐军“四战皆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炎灼天,海水皆赤”。白江口海战大胜,日军战败之后,周留城的守军也开城投降,百济残余或是逃亡日本,或是逃亡高句丽。此一战之后,百济的其他据点开始逐一被拔除,百济国也彻底灭亡。

日本水军战败的原因

在此次战役中,大唐水师的兵力其实是不占据优势的。按照当时的部署,唐军的水师不足万人,而日军的水军应该不少于三万。兵力悬殊之下,日本水军还是惨败,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一方面是军备上的差距。

唐朝的水军的战舰种类已经非常多了,据可考的资料表明,至少有楼船、艨艟、斗舰、海鹘等6种。每种战舰的结构和作战功能都各有特点,而且唐军水师还配备了火箭等火攻设备。相比较之下,日本的战舰就要落后多了,根据日本学者的研究,日本在唐朝时期的远航船的排水量在100吨左右,而且只能搭载140人左右。一直到了明朝时期,日本的舰船依旧非常落后。在白江口海战当中,日本的舰船是不能和唐朝水师同日而语的。

唐朝水军的强大还能够从大唐的商船折射出来。大唐的许多的商船因为太过庞大,而导致其他国家没有相应的港口来放置这些庞大的商船,只能够让当地的小船来接上货物。商船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唐朝水军这种武装到牙齿的大杀器。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进的武器装备是克敌制胜的法宝之一。

唐朝楼船示意图

另一方面是战术运用上的原因

当时,大唐水军在十日之前就已经达到了战场,并且占据了上游位置,而日军却刚刚赶到,在没有经过休整的情况下就对大唐水师展开攻击,唐军以逸待劳,日军的进攻自然不会有什么斩获。

到了第二天,日军依旧没有进行部署,就直接展开攻击,打算用兵力优势来碾压大唐水师。但是他们却忽略了唐军的坚船利器。唐军利用自己军械上的优势,对日军进行包抄,围堵住地方舰船之后,再用火攻,日军逆水而上,并不能及时逃脱唐军的围攻。

大唐主帅以逸待劳,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形以及地方将领急切的进军和轻敌的心理,获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

白江口之战的影响

对高句丽的影响

白江口之战后,直接导致了百济的灭亡。而随着百济的灭亡,高句丽失去了南面的屏障,让唐军可以轻而易举的从百济进军,兵锋直指平壤。唐朝对百济用兵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为了征服高句丽,让大唐的边疆稳固。所以此战其实对于高句丽的影响是最直接的。

对倭国的影响

有人称白江口之战对日本的影响只有二战时期才可以比拟。白江口的失败,日本的统治阶级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此战之后,日本生怕唐军渡海来袭击,为了防止唐军来袭,他们斥巨资修筑了四道防线,来防止大唐兵马的进军。战败后的日本,国内矛盾加剧,使得千余年内唐军都不敢出岛,并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国内的改革,并且积极的向唐朝派遣使者,学习大唐的先进文化。有很多学者还认为,此次战败之后,日本为了消除影响,重塑国家形象,而将倭国更名为“日本”。

在我国的史书中,对此次战役的记载并不是很多,可见此次战役对大唐来说,只是征服高句丽的一个小插曲,而正是这个小插曲,却改变了日本今后的走向。很多的日本学者都将白江口战役看成是日本进入“律令制国家”的起点。

唐征高丽百济之战

白江口之战后,倭国战败,百济消失,高句丽的灭亡也在弹指间,唐王朝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共主,更是形成了在东亚范围内以唐王朝为主的秩序体系。虽说白江口之战对于东亚各国的军事压制是存在的,但是唐王朝走上天下共主高台的原因却不仅仅是军事实力,而是经济、文化等综合国力的真实体现。

日本(95)大唐(53)百济(2)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