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故宫后三宫分别是什么 北京故宫三大殿是越南太监修建,这背后蕴含着一段明朝辉煌历史
北京故宫三大殿是越南太监修建,这背后蕴含着一段明朝辉煌历史 说起现在的故宫,它最早兴建于明朝永乐时期,当时永乐大帝迁都北京,并营建北京城池、皇宫宫殿及百司府廨,其中北京故宫是就是当时中国营建的最雄伟宫
北京故宫三大殿是越南太监修建,这背后蕴含着一段明朝辉煌历史

说起现在的故宫,它最早兴建于明朝永乐时期,当时永乐大帝迁都北京,并营建北京城池、皇宫宫殿及百司府廨,其中北京故宫是就是当时中国营建的最雄伟宫殿建筑群。永乐时期没有把全部建设完成,主要是由于财力所限以及频繁的北征。而永乐帝儿孙仁宗、宣宗两位皇帝在位不久,而且都城之争不断,所以北京城也没完成,北京城和故宫的最终完成都是在明朝强盛时期的明英宗年间建好,从1437年(正统二年)开始,明英宗命工匠「 ”修营北京城池、九门、两宫三殿、五府六部诸司公宇”,工程陆陆续续进行了十多年,而负责建设这个故宫的总负责人就是越南人阮安。 对于阮安《明史 列传第一百九十二 宦官一》中有详细记载: 「 ”范弘,交阯人,初名安。永乐中,英国公张辅以交童之美秀者还,选为奄,弘及王瑾、阮安、院浪等与焉。占对娴雅,成祖爱之,教令读书,涉经史,善笔札,侍仁宗东宫。宣德初,为更名,累迁司礼太监,偕英受免死诏,又偕英及御用太监王瑾同赐银记。正统时,英宗眷弘,尝目之曰蓬莱吉士。十四年从征,殁于土木,丧归,葬香山水安寺,弘建也。而王瑾至景泰时始卒。” 其实阮安1381年出生于大越国陈朝的河东,那么为何他会来到中国,并在北京主持修建北京城和故宫三大殿呢?这要从明成祖灭安南,设置交趾郡说起。 明成祖灭安南起因是安南陈朝权臣胡季犛篡位杀了陈朝末帝陈日焜,之后称帝建立大虞国,这就是越南历史上的胡朝,胡季犛后退位让自己次子胡汉苍登基为胡朝皇帝,胡汉苍向明朝朝贡,自称是陈朝皇帝的外甥,由于陈氏无后,所以经陈朝大臣推举为国王(「 ”宗嗣继绝,支庶沦灭,无可绍承。臣,陈氏之甥,为众所推”),请求明朝封自己为安南国王位。明成祖朱棣一时被蒙蔽而同意封胡为安南国王。当时明成祖也是篡位,所以胡朝这样的做法并没有质疑,直接将胡汉苍册封为「 ”安南国王”。 不久胡季犛篡权一事被陈朝遗臣告发,陈朝遗臣裴伯耆到明廷,控诉胡季犛父子「 ”弑主篡位,屠害忠臣”,并称陈朝后裔陈添平尚在,请求明朝出兵讨伐,重新恢复陈添平国王身份。当时朱棣其实对此事明了,只是派使者严厉诘责胡汉苍,胡汉苍假意上表请罪,愿意让位于陈添平。1406年明派五千护送陈添平回安南,没想到陈添平进入安南后被安南士兵的伏击,明军不敌,陈添平及部分士兵被俘,陈添平后被胡朝审问后被处死。事后朱棣当庭大怒,于是派遣总兵官朱能为征夷将军征伐胡朝,后朱能行军时病卒,由副将张辅代替。 明军在经过一年的征战之后,迅速拿下了胡朝的都城西都清化府。明朝在安南国设置「 ”交趾都指挥使司”、「 ”交址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交址等处提刑按察使司”等都布按三司,直接管辖,安南在自立数百年后又重新回到中原王朝版图之内。当时攻取安南后,明军主将张辅等下令,将该地: 「 ”怀才抱德、山林隐逸、明经能文、博学有才、贤良方正、孝悌力田、聪明正直、廉能干济、练达吏事、精通书算、明习兵法、武艺智谋、容貌魁伟、语言便利、膂力勇敢、阴阳术数、医药方脉之人,悉心访求,以礼送赴京擢用。「 ” 其实就是搜罗了安南当地的能人到明朝,而且这些能人中有部分童男被阉割成为太监,送入明朝宫廷内服务。而阮安就是其中一位,阮安在明朝宫廷内成长,经过学习,成为明朝宣德正统年的一位建筑家、水力学家,被明朝皇帝委以重任,最初永乐帝修建北京城时阮安就是其中建设者,其才能也得到认可,史书曾记载他「 ”目量意营,悉中规制,工部奉行而已”,意思就说阮安无需查阅资料,只凭实地观测和思考,所制订的建设方案就完全能达到各方面的要求,而主管建筑的工部官员只需奉行就可以了。 在明英宗正统年阮安先后负责建立了北京城城门,当时史书对此有记载:「 ”上遂命太监阮安董其役。取京师聚操之卒万余,停操而用之,厚其既廪,均其劳逸;材木诸费,一出公府之所有,有司不预,百姓不知”。于是阮安花费数年依次建造好了西直门、平则门(阜成门)、东直门、朝阳门、德胜门、正阳门等九门。1445年(明英宗正统十年),阮安奉明英宗命重建紫禁城中的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正统六年(1441)阮安负责监建的三大殿建成,英宗赐给他黄金五十两,白金百两,彩缎八表里,钞万贯,这算是皇帝赏赐太监最多的一次。除了建造北京城和紫禁城三大殿以外,阮安也对北京城一些河道进行疏通。 阮安之于北京故宫其实是一种建造,并非设计者。今天站在北京三大殿,就会想到当年的强盛的明帝国,想到修建者阮安,这或许就是阮安之幸,现代人之福吧。
很赞哦! (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