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耶稣基督长得是啥样子 中世纪最完美的骗局:存放在都灵的耶稣裹尸布,只是赝品之一

火烧 2023-04-17 03:24:49 1074
中世纪最完美的骗局:存放在都灵的耶稣裹尸布,只是赝品之一 在意大利的都灵大教堂里,供奉着一块长约4米,宽约1米,上面布满血污和焦痕的麻布,透过麻布上隐约的印迹和斑驳的血渍,依稀可见一个伟岸男人正面和背
耶稣基督长得是啥样子 中世纪最完美的骗局:存放在都灵的耶稣裹尸布,只是赝品之一

中世纪最完美的骗局:存放在都灵的耶稣裹尸布,只是赝品之一  

在意大利的都灵大教堂里,供奉着一块长约4米,宽约1米,上面布满血污和焦痕的麻布,透过麻布上隐约的印迹和斑驳的血渍,依稀可见一个伟岸男人正面和背面的形象。据说,当年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它就是曾用来包裹耶稣的裹尸布。 经过严密的科学鉴定和考证,这块裹尸布已被红衣主教定性为中世纪的赝品。尽管如此,依然阻挡不了信徒对它的顶礼膜拜。每隔50年,这块裹尸布都会在都灵大教堂的主持下向信徒公开展示一次,每次展示,都是全世界基督教徒的盛会,数百万人不辞辛苦,从世界各地赶到这里进行朝拜。由于这块裹尸布的存在,都灵小城成为了无数基督教徒心中的圣地。甚至还有不少科学家都坚信它是真的。 那么,事情的真相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都灵裹尸布 消失的耶稣和裹尸布 据说,作为犹太人的耶稣背离了犹太教教义,另立门派即基督教,引起了犹太教祭师的不满。随着基督教信众越来越多,犹太祭师对耶稣的仇恨也与日俱增。后来,犹太祭师买通了耶稣的门徒犹大,逮捕了耶稣。因为当时由罗马帝国统治,犹太当局无权定人死罪,耶稣被交给罗马驻犹太总督来审判。在犹太祭师的压力下,罗马总督以「 ”自称是犹太人的王”这条罪名将耶稣处以残酷的极刑。公元36年,经过游街示众和折磨戏弄后,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据《圣经》记载,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那天,从中午12点到下午17点,整个大地一片黑暗,似乎在为耶稣感到悲哀。耶稣悲愤地向天呐喊:「 ”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意指: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之后就气断身亡了。 3天后,当信徒去耶稣的墓穴吊唁时发现,堵在墓穴口的大石头被移开了,不见耶稣的尸体,只剩下那块包裹尸体的麻布。由此,耶稣的信徒坚信,耶稣奇迹般地复活了。这在《圣经》中有详细记载,而这个日子后来也成为基督教的复活节。耶稣的复活意味着「 ”战胜死亡”,从此信徒们再也无惧死亡。他们相信自己死后,灵魂都能得到基督的拯救而升入天堂,获得永恒的生命。据说,此后耶稣还曾3次在信徒面前现身。 《圣经》中关于耶稣裹尸布来历的故事,为裹尸布之谜开了一个头。此后,民间开始流传各种各样关于裹尸布的神奇传说。在这些故事传说中,无一例外,裹尸布都向信徒们展现了巨大的神力,帮助信徒们摆脱痛苦,获得救赎。其中最神奇的莫过于1955年发生的一件事。 据说,当时有一位年仅10岁,遭受骨髓炎折磨的英国小女孩Josepkin,在别人的帮助下到达都灵,经过特许后,用双手触摸了裹尸布。结果,奇迹发生了,时隔不久,她的病情居然逐渐好转,很快就能像正常人一样行走了。 耶稣裹尸布留下的谜不仅在于这些神奇的传说,更奇怪的是,除在《圣经》耶稣复活的故事中提到过那块裹尸布外,就再没有基督教经书提及过它,裹尸布仿佛就此消失在历史的时空里。直到13世纪初,史书中突然又出现了裹尸布的影子。一位历史学家在他的编年体史书里记载,1203年在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他看到了那块长方形的耶稣裹尸布。 裹尸布的故事如此神乎其神,在13世纪以前的一千多年里为何没有关于它存在的历史记录呢?如果它真的存在,这一千多年来又被藏到了什么地方?都灵裹尸布和君士坦丁堡那块裹尸布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耶稣复活升天 爱德萨之布 人们对裹尸布的怀疑是有道理的。除耶稣蒙难后一千多年的历史空白外,启人疑窦之处还在于所谓的「 ”裹尸布”不只一块。13世纪以来,史书中提到的疑似裹尸布就有40多块,且每一个拥有这种麻布的人都声称它是真的。于是,历史学家开始了艰难的考证。 尽管在基督教经书和史书上,「 ”裹尸布”这样的字眼鲜有出现,但细心的历史学家还是从字里行间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并拼凑出一段关于裹尸布的历史: 耶稣死后,他的信徒用一块亚麻布将他的尸体包裹起来,埋葬在耶路撒冷的教堂之中。耶稣复活升天后,他的门徒想保留一些与耶稣有紧密联系的纪念物,裹尸布就是其中之一。由于裹尸布上留下了耶稣的轮廓,而犹太教禁止崇拜这种带有人形的东西,为保护圣物,信徒们只能偷偷地把它藏起来。600多年后,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帝国,统治了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信徒们一直没有机会把裹尸布拿出来。 到了11世纪,一块在基督教历史上非常著名的疑似裹尸布,即「 ”爱德萨之布”,终于出现了。 当时,城市兴起,商品经济逐渐得到发展,西欧封建贵族对奢侈品的需求与日俱增,从自己的领地上获得的东西已无法满足他们的胃口。在中国古代,不管是嫡出还是庶出,也不分长幼,都可以分得家产,但在当时的西欧,只有长子可以继承家产,其他孩子没有土地,就只能靠服军役和劫掠商旅为生。在这种情况下,经过教皇的煽风点火,包括小封建主、没有土地的骑士和农民在内的基督徒,组织了浩浩荡荡的东征队伍,对富庶的东地中海各伊斯兰教国家发动了战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十字军东征。 从1096年到1291年,十字军共发动了8次东侵。在此期间,他们曾攻克耶路撒冷,并在当地建立过4个十字军国家,以及直接隶属于教皇的宗教性军事组织僧侣骑士团,负责保卫基督教占领区。第一块疑似裹尸布就在这时的土耳其境内出现。 位于今天土耳其境内的爱德萨是十字军在东方建立的国家之一。据说,国王阿布贾曾得过一次重病,医治许久也不见起色,只好向耶稣求救,派出去的人给他带回一块印有耶稣全身轮廓的麻布,没想到竟奇迹般地治好了他的病。这块神奇的布就是「 ”爱德萨之布”。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伊斯兰教大军卷土重来,基督教王国爱德萨被灭,为避免神圣的「 ”爱德萨之布”落入异教徒手中,虔诚的基督徒将这块麻布藏进了城墙里。从此,「 ”爱德萨之布”再也没有出现过。 十字军东征 曼迪兰 「 ”爱德萨之布”神秘失踪后,昔日的爱德萨王国又出现了另一块圣物「 ”曼迪兰”。 据早期拜占庭绘画作品显示,与「 ”爱德萨之布”不同,「 ”曼迪兰”展示的似乎只有基督头部。而「 ”曼迪兰”在希腊语中又被称为「 ”台特迪隆”,意思是「 ”折四折”,人们从「 ”曼迪兰”上面看到的基督头像正是将裹尸布折叠四次后看到的效果。历史学家猜测,当时之所以要将裹尸布折四折,是因为基督徒害怕整个图像被展示出来会被天主教会视为异教崇拜物,以致圣物遭到毁灭。 公元1000年左右,一支来自东方的拜占庭军队击溃了穆斯林在这一地区的抵抗力量,攻到了城门前。奇怪的是,占据优势的拜占庭军队竟答应放过整座城市,并释放了穆斯林战俘,还向对方支付巨额财宝。据说,这种大度和慷慨,是因为他们得到了圣物「 ”曼迪兰”。而当拜占庭军队高举着「 ”曼迪兰”回到君士坦丁堡时,受到了最热烈、最隆重的欢迎。对于此事,有一位历史学家留下了这样的记载: 它至少像圣约中的诺亚方舟一样珍贵。当这幅图像在街道之间穿行展示的时候,人们的眼中溢出了激动的泪水,口中不断重复着感恩的祈祷。他们相信,这座城市将成为神圣的城市,永远受到保护,不可征服,直到永远。 然而,「 ”曼迪兰”并未给君士坦丁堡带来永恒的庇护。1203年,同样被西方的天主教会视为异教国度的东罗马帝国,遭到了十字军的侵扰,君士坦丁堡被洗劫一空。神奇的「 ”曼迪兰”也从此悄无声息地失踪了。它是否作为战利品被凯旋的十字军带走,我们不得而知。不过,100多年后,在犹太教圣殿中突然出现一块疑似「 ”曼迪兰”的神圣之布,并引发了一起重大的宗教事件。 拥有神圣之布的是总部设在犹太教圣殿,十字军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圣殿骑士团。骑士团成立的初衷只是为了保卫朝圣者,后来其影响力越来越大,在200年的时间里积聚了大量财富,引起各基督教国家的国王和主教的嫉妒与不满。之后,谣言四起,圣殿骑士团被指责曾举行过神像崇拜和秘密仪式,被视为异端,遭到了教皇克雷芒五世的取缔。 圣殿骑士团成员因此被逮捕,遭到教会的迫害。尽管他们都否认崇拜神像,但在严刑拷打下,一名骑士团成员供认出,他们崇拜一个「 ”没有金银装饰,但有一脸大胡子,类似圣殿武士”的头像,另一个成员也供认了这个头像「 ”有四只脚,两只在前,两只在后”。这些含糊的供词,似乎在指「 ”曼迪兰”。随着最后的圣殿骑士雅克·德·莫雷和杰佛里·德·查尼被烧死,这块神秘的裹尸布再度失去下落。 圣殿骑士团 都灵裹尸布 就在两位圣殿骑士被烧死后二三十年间,法国里瑞又冒出一块裹尸布,奇怪的是,拥有者居然跟其中一位圣殿骑士同名,也叫杰佛里·德·查尼,两人还都是骑士。 住在里瑞的这位杰佛里·德·查尼,在法国历史上颇具盛名,他与法国国王及许多法国公爵关系密切,备受尊重,还写过关于骑士精神的著作,后来获得了伯爵称号。在英法百年战争期间,也只有他被授予过跟法国国旗合葬的荣誉。 按照常理,地位如此崇高的人,不太可能是伪造者或骗子,他手中的裹尸布也不应该是赝品。鉴于他的威望,在他死后4年,也就是1357年,这块耶稣裹尸布在法国首次展出,并受到基督教徒的顶礼膜拜。1578年,这块裹尸布被送到都灵,我们今天看到的都灵裹尸布,正是查尼伯爵当年的藏品。 历史学家尚无法断定都灵裹尸布与「 ”爱德萨之布”及「 ”曼迪兰”之间有何关系,但它作为现今唯一公开展示的裹尸布,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从它开始公开展示以来的600多年间,对它认可和质疑的声音此起彼伏,从未停止过。 最初,梵蒂冈对这块裹尸布并不认可,据说,是因为一个不知名的艺术家承认是他伪造了这块裹尸布。于是,梵蒂冈要求在承认这块麻布并非裹尸布而只是艺术品的前提下,才能向基督徒公开展示。 尽管天主教会已将都灵裹尸布定性为赝品,但广大信徒仍然坚信它是真的。而怀疑者继续不依不饶,不断提出新疑点。譬如,既然尸体平放在墓穴中,人像的头发应该是散开的,但裹尸布上面人像的头发却是整齐的垂直向下。又如,陈年血迹应该呈黑色,而裹尸布上的血迹却红得像是有人刻意弄上去的。再有,如果它真是包裹尸体的尸布,就应该留下因包裹而造成的皱褶痕迹,可这块裹尸布却没有这种印迹。还有,它上面的耶稣轮廓与中世纪法国哥特式绘画中的耶稣形象太接近,不仅身体四肢不符合正常比例,而且还留着被犹太视为禁忌的长发,这不免让人怀疑。 中世纪的耶稣画像 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1898年,都灵大主教终于同意社会各界对裹尸布进行研究。而研究的结果大出人们所料。 当时,科学家为了存档,首先对裹尸布进行了拍照。在冲洗底片时,感光板上竟清晰的显示出头部的正面图像,而非正常的方向颠倒的图像,这意味着裹尸布上的图像本身就是底片图像。也就是说,裹尸布上的图像是根据一张照相的底片绘制的。可是,查尼伯爵的那个年代还没有摄影术,看来,这种底片效果应该是包裹其中的尸体血污印上去的。这一发现,让质疑裹尸布真实性的声音明显低沉了许多。 即便如此,质疑声依然存在。进入20世纪后,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历史、化学、生物医学、解剖学、纺织、绘画等多个角度切入,去探究这件圣物的真实性。每项研究结果似乎都能自圆其说,但又不同程度的存在漏洞,至今,社会各界也仍未达成一致意见。 1986年,裹尸布的一小部分被剪下来做化验,由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英国牛津大学考古学研究所及瑞士苏黎世联邦科技学院这三个举世闻名的实验室分别进行测定。其结果相当一致:都灵裹尸布的形成绝无可能早于公元1200年,它只有600年~700年的历史。 1988年10月13日,红衣主教在都灵大教堂举行记者招待会,正式宣布:存放在都灵大教堂的这块「 ”裹尸布”是中世纪的赝品。至此,一个延续了600多年的骗局,真相大白。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