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是不是通过禅让 歷史上的禪讓背後藏着哪些真相?我們都被歷史老師騙了!!!
歷史上的禪讓背後藏着哪些真相?我們都被歷史老師騙了!!!
熟悉中國歷史的朋友們都會知道,在我國遠古社會,那還是原始社會的時代。在那個時候呢?是一群氏族部落。他們過着群居的生活。就在那樣一個茹毛飲血的時代,每個氏族部落也是有首領的,就像我們今天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領導人一樣。他們是如何選舉自己的領導人的呢?歷史上所推崇的禪讓制是否真有其事呢?禪讓制的背後又隱藏着怎樣的歷史真相的?今天我們就一塊來了解一下遠古社會的所謂的禪讓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堯被舜囚禁,被迫「 ”禪讓”
在堯的時代,神州大陸遍地洪荒,大水泛濫,因為舜治水有功,堯就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了舜,希望舜好好努力幫忙治理天下。堯在位的晚期沉迷於修仙,逐漸將攝政權交與了舜,然而舜卻開始消除堯的勢力開始打造自己的班底。

在堯決定將王位傳給太子丹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已經被架空了,舜已經接管了天下大權。舜直接囚禁了堯和太子丹,授意給朝臣催促自己上位,最後才以「 ”禪讓”之法坐上寶座。
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竹書紀年》
夫曰堯舜禪讓,是虛言也,是淺者之傳,陋者之說也。——《荀子·正論》
萬章曰:「 ”堯以天下與舜,有諸?”孟子曰:「 ”否。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 ”然則舜有天下也,孰與之?”曰:「 ”天與之。”——《孟子》
舜囚堯,復堰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竹書紀年》
這與我們小時候了解的完全不一樣,崩壞了內心,但是也覺得理所當然,古代的當權者有哪個能真正的放權,都是靠自己硬氣奪來的。
天道輪回,舜被禹奪權,流放死於蒼梧之野
舜即位後將堯手下幾個重要的官員全部流放或者殺掉,共工流放到幽州,歡兜流放到崇山,三苗驅逐到三危,而鯀流放到了羽山,最後再暗中一個一個除掉,坐穩天子寶座。
天下洪水泛濫,舜不得不啟用世代治水的大禹,但是因為大禹是鯀的兒子,舜對他有殺父之仇,因此一直防范着大禹,大禹在舜的旁邊時總邁着小步走,連大氣都不敢出。
萬章曰:「 ”舜流共工於幽州,放歡兜於崇山,殺三苗於三危,殛鯀於羽山”——《孟子》
「 ”舜於是殛之(鯀)於禹山,副之以吳刀”——《呂氏春秋》
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不是沒時間回家,而是不敢回家,要知道當時舜一直防着大禹,大禹怕自己的身邊有人監視,怕進了家門以後回來家就不見了,哪里敢回家,只得忙着治水。
舜雖然要防着大禹,但是治水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調用這些東西都需要有足夠的權力才行,因此他不得不下放權力給大禹。大禹也開始走上了舜的老路,掌控舜朝的人力物力,打造自己的班底,架空舜,在時機成熟的時候軟禁太子商均,授意天下諸侯請他上位,名正言順「 ”禪讓”得天下。
大禹獲得天下後自然不會放過自己的殺父仇人,他將年老的舜帝流放到了蒼梧之野,美其名曰巡狩,於是蒼老的舜帝有家不能回,死在了蒼梧之野,只有女英、娥皇為他落淚。
堯舜禹之間禪讓為賢的事情成為千古美談,經過司馬遷《史記》正史的記載以及歷代儒學的篤定,這基本已經成了定論,教科書上也是將此作為事實撰寫,然不可盡信。「 ”禪讓說”和「 ”篡位說”在先秦時期同時存在,但是「 ”禪讓說”並沒有受歡迎,連荀子和孟子都對此提出反駁,事實如何還得斟酌。
在本人看來,「 ”禪讓說”更像是童話,而「 ”篡位說”卻是後代歷史經常發生的場景,孰真孰假,還是可以分辨得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