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史历史贡献 历史上有哪些人是被后世普遍误解的
历史上有哪些人是被后世普遍误解的
武大郎和潘金莲~
历史中确有其人,本名武植,但是此人并不矮,身高至少1米8~真正的武大郎不会做烧饼,是个读书人,他自幼聪敏,寒窗苦读多年,终于中了进士,当上县令。
潘金莲也确有此人,出身名门,大家闺秀,知书达理,且对武大郎一心一意。
早在武大郎还未中进士前,潘金莲就不顾家人反对,偷偷接济他。
后来,武大郎金榜题名,这段良缘自然也有了一个圆满结局。
那为什么小说《水浒传》中对二人是另一番描述呢?只因交友不慎~
武大郎家贫时,曾受过好友黄堂的接济。
后来,黄堂的房子被烧,无奈之下投靠已经当了县令的武大郎。
这黄堂心想:曾资助武大郎,都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而如今,升官发财的他却忘恩负义。
谁知,住在武大郎府上的那几天,人家倒是好酒好菜招待着,但关于资助的事儿,却绝口不提。
黄堂心里憋着一口气,不给自己找份差事也就算了,连重建房子的钱也不肯资助,这算哪门子的哥们?于是,黄堂就展开报复了。
古往今来,最常见的报复,无非就是那几招,其一就是抹黑造谣,把名声搞臭!回去的路上,黄堂四处散播武大郎和潘金莲的“丑事”,最后觉得用嘴说还不过瘾,于是写在纸上,四处张贴“大字报”。
果然,这么一来,武大郎和潘金莲顿时成了焦点人物。
此时,西门庆也适时出场了。
西门庆本是一个流氓,唯恐天下不乱,见黄堂抹黑武大郎后,决定给黄堂出主意。
最后,这位仁兄还“牺牲”自己,让自己成了谣言里的“男小三”,与诸位女人谱出一段段荒唐之曲。

当然,这仅是西门庆的一厢情愿。
现实中,西门庆是小流氓,女人很反感这个人!
而当事人武大郎却还蒙在鼓里。
但黄堂这位始作俑者回到家里后,却发现家里建起了新房子。
妻子告诉他,这是武植派人来建的!这下,愧疚之心,如黄河决堤,滔滔不绝。
武植本想给黄堂一个惊喜,哪知还没开始“喜”,就已经够“惊”了!
可造谣容易,灭谣难。
谣言一传十,十传百,最后连施耐庵这位大才子都信以为真,于是写进了《水浒传》。
这么一来,武大郎和潘金莲怎么也翻不了身了!
这桩冤案,见于施耐庵后人的道歉诗中,也在武大郎本人的墓志铭中得到了证明。
看来呀,一旦交友不慎,真有可能会无端端“遗臭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