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赵匡胤如何杯酒释兵权 「 ”杯酒释兵权”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玄机
「 ”杯酒释兵权”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玄机 01 欲弱其将,先弱其兵 如果想让权力由地方回流到中央,这项工作要一步一步完成。如果操之过急,汉朝的「 ”七国之乱”便是个前车之鉴。事实证明,赵匡胤出色完成

「 ”杯酒释兵权”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玄机
01 欲弱其将,先弱其兵 如果想让权力由地方回流到中央,这项工作要一步一步完成。如果操之过急,汉朝的「 ”七国之乱”便是个前车之鉴。事实证明,赵匡胤出色完成了这个任务,他不仅成功完成了中央集权,而且几乎没有流血事件发生。而在这段历史中,宰相赵普无疑是居功至伟者。 按照丞相赵普的建议,正确的做法是「 ”稍夺其权”,也就是温水煮青蛙,一步一步地夺走他们的权力。如果想要限制武将,就要从「 ”兵力再分配”开始。 宋太祖的兵力分配方式颇为精妙。他将国家的兵力分为两半,一半兵力集中于京师,另一半则分散于各地,这明显是做出了两手考虑。 一旦地方叛乱,中央的大军便能以巨石压卵之势,将其顺利平定。一旦京师出现兵变,地方势力也可以集结起来,一同奔赴中央勤王。双方的力量可以相互制衡,却不会出现尾大不掉、局势失控的情况。 02 最坏的情况并未发生 如果京师一代真的爆发了叛乱,哪怕地方势力集结起来勤王,在这样的战乱时代,很难说地方的将领,会不会像东汉三国时期的军阀一样,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而在战乱之后,京师地区的兵力首当其冲,必然会蒙受极大的损失。这无疑又是西周镐京之乱的重演。 历史的每一步都精准无比,一旦稍有偏差,灭顶之灾便会骤然降临。 在此之后,赵匡胤开始进一步削弱地方权力。乾德二年,他命令各州,将每年的财政收入送到京师。为了监督他们,赵匡胤特地沿袭了唐代的转运使制度,并大幅度扩大其职责范围。从此开始,财政大权便被归入朝廷,并被皇帝牢牢握在手中。 当钱粮的命脉被掐住,士兵数量也被削减时,地方发生叛乱的可能已经微乎其微。这个时候,赵匡胤便将下一个目标,锁定在了地方行政权之上。 03 文官集团的崛起 唐朝的节度使手握重权,俨然一方诸侯,这种制度,酿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身为篡位者的赵匡胤,自然深知其中利害。如同上文所说,他逐步增强了转运使的职责,从而削弱了节度使的权力——这仅仅是第一步而已。 根据史料的记载,「 ”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地方的县官、知州都由朝廷来委派,昔日节度使的权力,又被进一步削弱了。 虽则如此,但赵匡胤仍然担心这些地方官员专权,进而导致新的地方势力出现。于是,朝廷又增设了通判等职务,让他们成为知州、知县等人的监督者。 双方互相制衡,几乎将一切「 ”天高皇帝远”的专权行为,统统都扼杀在了摇篮中。 这才是「 ”杯酒释兵权”的完全体。而赵匡胤与群臣的那场酒宴,不过是这一切活动的序幕而已。 如果没有之后的这一系列改革,「 ”杯酒释兵权”根本就毫无意义。对于封建帝王来说,从实际出发获得利益,比从名义上取得胜利要重要得多。 特邀作者:渭水徐公 新书《识宋:他们的宋朝》已全面上架,点击「 ”了解更多”即可购买! 或许你还想看: 那个惊艳了你时光的少年,现在活成了什么样? 做到这两个字,你将完成99%的梦想 我有空姐陪我一起追梦,那么你呢? 很赞哦! (1051)
相关文章
- 宋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玩得更绝的一招!是什么呢?
- 杯酒释兵权的后果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但却漏了一个人,此人15年后果然篡位称帝
- 赵匡胤如何杯酒释兵权 「杯酒释兵权」的漏网之鱼,乱世中的完美人生,三个女儿均为皇后
- 宋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其实是在颁发腐败许可证?
- 宋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又对开国功臣们使了什么阴招?
- 宋真宗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夺大将权力
- 宋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北宋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纯属子虚乌有?
- 赵匡胤如何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在历史上是子虚乌有的?
- 宋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北宋皇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这件事在史上到底是真是假?
- 杯酒释兵权简述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