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禁军 东汉大将军邓鸷的历史资料
东汉大将军邓鸷的历史资料
邓骘(zhì)(《东观汉记》作邓陟 ,?—121年),字昭伯。
南阳郡新野县(今河南新野南)人。
东汉时期外戚、将领,太傅邓禹之孙、护羌校尉邓训之子,和熹皇后邓绥之兄。
安帝即位后发生了多次叛乱,导致天下发生饥荒,许多百姓死亡,盗贼群起,四方的蛮夷都率军侵扰。
邓骘等人崇尚节俭,罢除劳役,又推荐何熙、祋讽、羊浸、李郃、陶敦等贤士,于朝廷任职;征辟杨震、朱宠、陈禅等人,请他们任自己的幕僚,于是天下再次安定,邓骘也受到百姓的称赞。
公元110年(永初四年),谒者庞参向邓骘建议:“可以将边疆各郡因贫困而无法生存的百姓迁徙到三辅地区居住。
”邓骘同意庞参的建议,打算放弃凉州,集中力量对付北方边患。

于是他召集公卿进行商议,说道:“这就好比是破衣服,牺牲其中的一件去补另一件,还能得到一件整衣,不然的话,就两件全都不保了。
”经郎中虞诩的建议,朝廷才放弃这一想法。
同年,邓骘的母亲新野君病重,邓骘兄弟一起上书请求回家侍养新野君。
十月,新野君去世,邓骘等连续上奏再次请求辞官为其服丧,邓绥打算拒绝,经班昭劝阻才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及至服丧期满,邓太后下诏命令邓骘重新回来辅佐朝政,并再次授予以前曾欲加封的爵位。
邓骘等一再叩头,坚决地辞让,邓太后这才罢休。
邓氏兄弟全都被任命为奉朝请,地位在三公之下,在特进及列侯之上,每次遇到国家大事,便前往朝堂,与三公九卿一同参议。
邓氏自邓禹告诫子孙以来,邓氏外戚都遵受法度,以窦氏的失败为告诫,下令宗族要闭门静居。
邓骘之子侍中邓凤,曾与尚书郎张龛写信,认为郎中马融应该在尚书台任职。
而中郎将任尚曾经送邓凤马。
公元118年(元初五年),任尚因断用军粮又得罪邓遵,被囚车征召至廷尉,邓凤害怕事情泄露,于是向邓骘自首。
邓骘畏惧邓绥,于是割去他的妻子和邓凤的头发来谢罪,天下都称赞邓骘。
公元121年(建光元年)三月,邓绥去世,还未下葬,安帝便重申之前的命令,再封邓骘为上蔡侯,地位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