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系男生中国 历史系男孩
历史系男孩
一、《历史系男生》:你想要怎样的生活
这是篇影评
云之东/文
今天绝对是疯了,贴了两回图,写了一回文字,看了一部电影,却还乖乖的坐在电脑前敲打,也许是我太有才了,所以这么能写。
好了,我承认,我写的原因是这因为这部电影讲到了传承,我想这会可以传承他的生活态度,想写就写。
他自然是这部电影里的男主角,Hector,高中历史老师。他的生活态度倒也不全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最初喜欢的是他的教学态度,培养和启发你去发现历史中的美。
我的高中历史是在死记硬背中度过的,我的历史老师倒是有点启发的想法,但最终他的想法被淹没在了他的题海中。
这是很无奈的事,学校始终是以成绩论英雄,何况是在我们考大学那会。所以我真正喜欢上历史是在工作以后,因为什么事已经忘记了,突然发现历史有这么多的奥妙,有这么多的学问,有这么多的趣味。
这经历和HECTOR在戏中有一段的台词很像,大意是我不希望大家到了中年、甚至到了晚年才发现音乐、才发现诗歌、才发现历史的美妙。
这段话是他对Posner说的,当然是他的一个学生,后来当了一名普通的老师,很合适,而且也需要一名学生去当老师,去传承,去延伸他的教学理念和他的生活态度。
他的生活态度在我的理解是享受生命中的美好,而我们都太浮躁,这和我们的环境有关,我们很难做到不努力把握一切机会去挣更多的钱,去过物质上可以更好的生活。
我理想的生活是有点钱,然后过得不用太辛苦,写想写的东西,爱想爱的人,过想过的生活,但在现实中,我在努力过大家觉得应该过的生活,这是个巨大的矛盾,我悲观的觉得,在我这一代,恐怕是没法改变了。
前些日子健身时遇见一个高三学生,和他谈起为什么选择文科,他说,想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感性一些,以后也不需要挣很多的钱,就在小城,过一些简单的生活。
我很震惊,我想起我选文科的原因是因为我实在不喜欢物理和化学,没有办法的事。所以,我想他们是有希望的,过一些自己想要的生活。
Hector最后意外死去,这是需要的,在你生命中占据了重要位置的人通常在重要的时刻离开我们更能昭显他的重要意义,多数电影都难逃这一劫,《历史系男生》也不例外。
片子的色调和场景我很喜欢,那种把典型英伦夸大和升华的味道。
电影的角度把握得也好,不象类似的片子会过于说教,或者就象爆米花青春片堆砌胸肌男和大波女进行日复一日浅薄的判逆。
饰Hector的Richard Griffiths演得尤其好,非常的自然和恰到好外,很多对白、神态乃至肢体语言哪怕稍有一丝过头或者不够,都会显得做作,老演员的功力果然厉害,好象Richard Griffiths还凭这个角色拿了某奖的最佳男演员。
送上Hector的一段话做为结尾,翻译不出那味道来,所以直接放原版了
Pass the parcel,
that is sometimes all the thing we can do
take it , feel it
and pass it on,
not for me, not for you
but for someone, somewhere
one day
It is the game we are doing
PS.很喜欢这部电影,可惜遇到晚了,不过还是要送给我的老师们,给你们说声迟来的祝福——节日快乐!
二、《历史系男生》:究竟什么是“有用”
-- 有用和无用 --
Hector满头白发,永远穿三件套西服,打一个领结。他用一种自由的、无目的的方式,讲授诗歌、戏剧、歌曲,以及一切和文字、情绪、美有关的东西。不仅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因为后者能让大家更轻松地爱上文学这个看似高不可攀的殿堂。学生们在课堂上弹琴、唱歌、即兴表演,Hector经常讲着讲着触景生情,蹦出一句诗文……但这些像是漂在空中的气息,可以感受却无法触及,对于面临面试压力的学生来说,不实用也没有针对性。
Irwin是牛津毕业的年轻老师,一开课就觉得学生们的观点太乏味了。考官需要的是别出心裁的见解,而不是千人一面的判断。他鼓励大家在看似既定的事实面前,去讨论、挖掘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观点。就像Rudge说的,他的教学方法很cutting edge。真相并不重要,自己是否相信也不重要,关键是有新意,毕竟这是场考试。Hector教给学生的知识很有意思,能作为零散的小引文来点缀文章,但也仅此而已。
Irwin的到来让学生们对Hector的抵触情绪增加了,他们需要老师划重点、教技巧,讲授更有用的东西。而不是Hector式的天马行空。但到底,什么是有用?

Timms跟Hector抱怨为什么又讲诗歌,他们搞不懂诗歌。Hector和他讲,自己也从来没懂过诗歌,但是现在学习它、了解它,总有一天你会理解的。Posner和Hector讨论哈代的作品时,Hector说“阅读中最美妙的时刻是,当你有所领悟,一种思想、一种感受、一种看待事物的方式,你原以为很特别,只有你才能领会到,而在这里,另外一个人已经表达了出来。一个你从未见过的人,甚至是死了很久的人。然后,仿佛有一只手,伸出来抓住了你的。”
对我来说,真正有用的事物能帮我们直面孤独,有超出理智解释范畴的美感,并且治愈人心。像鲁迅先生说的,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作为群居动物,我们最终还是孤独的。但阅读是场跨越空间和时间的对话,读到有些片段,好像心里的一个角落被击中。突然觉得原来有人和自己分享着同样的想法,虽然不一定会见到彼此,但仰头都望着同一轮月亮。在这些时刻,孤独的秘密突然也变得美好起来,散发着温柔的光芒。另一些时候,我们读着书,发现它也是我们自己生活的注脚,解释了那些哭笑不得的行走戏剧。毕竟,太阳底下并无新鲜事。和一本书的缘分随着时间也在变化。曾经觉得枯燥难忍的书,有一天却生动可爱起来。曾经读来欢喜的书,再读的时候也总有新的体悟。
有时候看着一汪湖水我们突然想起了一首诗,穿行在熙攘的街上我们哼起了很久前的一首歌。那些看似“无用”的美好,让我们在太“有用”的一日日忙碌里,享受到完整和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