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台山生孩子风俗 台山有哪些风俗

火烧 2022-03-19 17:06:22 1030
台山有哪些风俗 1、台山春节习俗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风俗与教化、风俗与政治的关系,而在风俗之中,节令风俗又特别受重视。而在台山,几乎月月有节。正月正月最重要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台山人习俗称春节为过

台山有哪些风俗  

1、台山春节习俗

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风俗与教化、风俗与政治的关系,而在风俗之中,节令风俗又特别受重视。

而在台山,几乎月月有节。

正月

正月最重要的节日,莫过于春节。

台山人习俗称春节为过年,并分为年前、过年和年后三个阶段。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至除夕前一天为年前阶段,这段日子为过年做好一切准备。

台山民间有这样的歌谣:二十三供灶,二十四供猪槽,二十五洗净盘碗兼打扫,二十六妇女搽油染发又洗头,二十七趁圩买年肴,二十九晚煎堆炊年糕。

过年:除夕至正月初二

从除夕至正月初二为过年阶段。

台山生孩子风俗 台山有哪些风俗

农历腊月三十为岁除,夜晚称除夕。

岁除之日,家家户户张贴春联,挂利是钱,燃放炮仗,制作丰盛菜肴,祭拜祖先。

还要接灶君老爷归位。

深夜12时接财神。

另外,在除夕夜,吃过团年饭后,人人沐浴更衣,并且要做好年初一的菜式,按俗例,年初一忌动具、忌打扫庭院。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也是过年的高潮。

这天,从凌晨开始,家家户户焚香点烛,放鞭炮,贡斋拜祖,开门接福迎春。

是夜,伴灯不眠,俗称“守岁”。

年初一,早饭是青菜、豆腐、粉丝、茨菇等素菜,谓之“吃斋”,示意“虔诚”。

还有发糕作“斋糍”,取“大发”之意。

人们在早饭后出门互相祝贺,拜大年,长辈则给小孩发利是。

这天,如果打破碗碟,忌说“打烂”、“打破”等不吉利的话,只说“开花”;筷子掉落地面,只说“快乐”。

正月初二是开年日。

这天一早,家家户户打扫卫生,按习俗只准从家门口往里扫,意在不可将财运福气扫出门外。

午饭后,城乡请来醒狮队贺新年,增添贺春气氛。

年后:正月初三至元宵

年初三,旧习为“饿鬼日”,这天忌探亲访友,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难得春节共聚过年,岂能错过一日。

初七俗称“人日”,是喜庆之日。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至十日分为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九粟、十麦”,并有“正月此十日晴明,十者丰顺也”之说。

此日,家家宰鸡,吃喜庆饭,取意“好世界(鸡)”。

正月初八,谐音“发”,企业商家多择此日开门启市,迎接滚滚客源和财源。

年十三通心粥,古人认为是靠心来感知事物的,因此要在开学前让学童吃葱花粥,葱花空心谐音“通心”,心通了,人就变得聪明,学业自会长进。

正月十五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台城人在这一天里吃“油饭”——用糯米煮成饭,再掺以油炸的菜果粒、腊肉粒、虾米等佐料,近乎“八宝饭”。

人日之后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台山人直呼“正月十五”。

入夜,放烟花,打锣鼓,奏八音,舞狮子,猜灯谜,吃“汤圆”。

2、台山特色---飘色

春节期间,五邑侨乡处处喜气洋洋,街头巷尾,乡里材社,到处百艺杂陈,各献高技,各种民间传统艺术也轮番登场,热闹非凡,也有舞狮子,耍龙灯等种种文体活动。

其中台山的浮石飘色格外引人注目。

飘色是由童男童女饰扮历史故事人物,造型定格在一个色柜上,由人扛抬,辅以乐曲在街上进行表演。

飘色源远流长,具有630多年历史,是中国民间飘色艺术的代表之一,融雕塑、绘画、音乐、锻造、文学等多种艺术于一体,以“小巧、玲珑、飘逸”而著称,古朴里见华彩,飘逸中显风姿。

人们欢天喜地,共庆新春。

3、让人垂涎欲滴的台山特色菜

台山成为美食之乡,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历史条件是分不开的。

长达587公里的海岸线,使台山海产品非常丰富,常见的贝类、虾、蟹、蚝比比皆是,名贵的如龙虾、石斑鱼、鲍鱼也数见不鲜。

另外,台山各镇大都有自己的土特产,如都斛菜花、冲蒌青皮冬瓜、白沙潮境萝卜、四九番莳、水步猪仔莳、大江风鳝等,这些为侨乡提供了丰富的美食资源。

丰富的美食资源的背后是悠久的美食典故,被人熟知的有:水布黄鳝饭、汶村五味鹅、台山鲜蚝宴、斗山的狗仔鹅、四九牛骨汤狗肉、水布的猫肉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