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D历史奖号151前后关系 有没有关于D历史上土地改革政策的总结
有没有关于D历史上土地改革政策的总结
土地革命是gcdzg领导农民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的社会革命运动。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内容。
亦称土地革命,简称土改。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地主阶级利用占有的大量土地残酷剥削农民,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1、gcdzg成立后,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发动农民起来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1931年春,md总结土地革命的经验,制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
注意六个动词: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党的土地政策也随之变化,当时土地政策是: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因为农民是抗日和生产的基本力量,实行减租减息,改善农民生活,减轻负担,大大提高了广大农民抗日与生产的积极性;实行交租交息,保存地主对土地和财产的所有权,就联合了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这一政策是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处理根据地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得到了人民的拥护,有利于团结各阶层人民一致抗日,这是我党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制定和实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又一成功典范。
3、解放战争爆发后,社会主要矛盾以及gcdzg的任务有发生了变化。

1947年秋,中共中央工委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由lq主持,讨论如何放手发动群众进行土地改革的问题,制度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在土改中,中共贯彻了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总路线。
这样土地改革运动深入发展起来,到1948年底,在已解放的地区,土改任务基本完成。
4、解放战争胜利后,广大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改,所以,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了土地改革的基本目的,就是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为了更好地孤立地主,减少阻力,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这次土地改革实行了保护富农经济的政策。
土地改革从1950年冬开始,到1952年冬结束,除少数民族地区以外,全国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3亿多无地或少地农民分到了四千六百多万公顷的土地,在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制度彻底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