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苏幕遮周邦彦赏析 周邦彦《浣溪沙·雨过残红湿未飞》原文及翻译赏析

火烧 2021-05-06 12:20:33 1069
周邦彦《浣溪沙·雨过残红湿未飞》原文及翻译赏析 浣溪沙·雨过残红湿未飞原文:雨过残红湿未飞,疏篱一带透斜晖。游蜂酿蜜窃春归。金屋无人风竹乱,衣篝尽日水沉微。一春须有忆人时。浣溪沙·雨过残红湿未飞赏析 

周邦彦《浣溪沙·雨过残红湿未飞》原文及翻译赏析  

浣溪沙·雨过残红湿未飞原文:

雨过残红湿未飞,疏篱一带透斜晖。游蜂酿蜜窃春归。金屋无人风竹乱,衣篝尽日水沉微。一春须有忆人时。

浣溪沙·雨过残红湿未飞赏析

  上片是这位少妇从闺中往外看所见到的景象。暮春时节,一阵微雨过后,几点凋残的花朵因被雨水沾湿在花枝上,所以还没有随风飘落,似乎是留恋这美好的春光,依依不忍离去。淡淡的斜晖,透过一带疏篱把她最后的光辉洒向大地,也洒向残红。光和色的交映,这暮春、残红、黄昏、落照,对于这位忍受着青春消逝与闺房寂寞的少妇,是一种敏感的刺激;不能不勾起她内心难以言状的感触。

  但春天毕竟是美好的,充满活力的。勤劳的蜜蜂在百花丛中穿来穿去,带着采集的花粉的芳香满意地回到蜂窝。它有了收获,有了成果,它不再期待什么了,这与少妇的正在期待构成心理上的对比,更增添了少妇春闺怀人的空虚感和寂寞感。写景静中有动、动静结合。

  过片,少妇的目光由室外转向室内。空间的转移,使她的情绪产生了微妙的变化。「金屋无人风竹乱,衣篝尽日水沉微。」「金屋」,借用汉武帝金屋藏娇故事,这里借指华丽的房屋。「衣篝」,指薰衣的薰笼。「水沉」,即沉水香,一种名贵的香料。黄昏时候,斜晖静静地照着这座华丽的房子,室内空荡荡地,除了这位少妇外,寂静无人,静得可怕。只有风吹竹影,参差摇曳。乱,摇曳不定的样子。薰笼里的沉水香已燃了一整天,只剩下残烟袅袅,缕缕余香。女主人公无精打采,懒得再去添香。竹影摇曳不定,也搅动着这位少妇的心旌,使她心神不定,意绪撩乱,真是「剪不断、理还乱。」这摇曳不定的竹影,这若有若无的香烟,更烘托出金屋的空荡、寂寞。

苏幕遮周邦彦赏析 周邦彦《浣溪沙·雨过残红湿未飞》原文及翻译赏析

  经过前面对室内室外环境的渲染、烘托,静态与动态的交互作用,这位终日寂寞地困守金屋的少妇,由眼前的春暮花残、黄昏落照所引起的青春消逝、惆怅空虚的情怀,已不难体会。结句似应仍从闺中少妇着笔,进一步深化主题,但作者却不然,而是到第五句一笔顿住。第六句转向用作者与读者的口气代闺中少妇剖白内心世界:「一春须有忆人时」。春天过去了,花也凋残了,游蜂也开始酿蜜了,沉香也快燃完了,寂寞地困守金屋的少妇也该是怀人的时候了。结句轻轻点明怀人,如画龙点睛,使全篇皆活了,这是作者用笔妙处。

  唐代诗人刘方平一首《春怨》诗:「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主题、情景都与此词相类似,而比较起来,此词抒情笔触更为细腻,艺术手法多种多样,摇曳多姿,更富于艺术感染力。

诗词作品:浣溪沙·雨过残红湿未飞诗词作者:【宋代周邦彦诗词归类:【少妇】、【暮春】、【怀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