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王朝 中国西周第四代天子姬瑕简介
中国西周第四代天子姬瑕简介
周代天子本名:姬瑕
别称:周昭王
所处时代:西周
民族:中原族
出生地:镐京(今西安)
作古时候:公元前977年
姬瑕人物平生
霸道微缺
姬瑕,周康王姬钊嫡长子。康王二十五年(前996)周康王作古,姬瑕即位,是为周昭王。
中国第一个见于史册的乱世成康之治后,西周王朝应当迎来一个乱世,但此时西周王朝的执掌者却“霸道微缺”。周昭王十四年(前982)夏四月初八,镐京倏忽涌现失常的自然征象,河、井、泉、池里的水同时泛涨,井中的水居然溢出井外,紧接着宫殿和民宅山水大地都摇摆起来。夜里有五色光气入贯紫徽星座,遍于四方,尽作青赤色,天空居然看不见二十八宿 。昔人以为天象和人世为内外,霸道缺失才招致异象叠生。
若是说所谓天象只是昔人迷信蒙昧,那末周昭王措置国是的立场就是确证无疑的“霸道微缺”。周昭王十四年秋七月,鲁国发作政变,鲁侯之弟姬沸杀死兄长鲁幽公姬宰争取侯位,自称魏公。云云离经叛道之事,周昭王竟听其自然,既不兴师征讨,也不负荆请罪,以致世界仗势欺人的征象频频发作,朝纲由此偏斜。
东夷之战
周昭王十六年(前980),昭王率军对东夷列国(今山东、江苏、安徽一带)举行军事威慑。
(历史3xm.com.cn)东夷是古代对东方各族的泛称。西周初年,这些方国部落对周王朝时服时叛。经周公、周成王东征,周权势到达今山东田地,淮夷、徐夷仍顽强不平。是年,以楚为首的方国部落侵犯周代国土,周昭王集结雄师,南征楚荆。为稳固后方,先向东夷进兵。各夷国见寡不敌众,纷纭归顺。至周昭王伐楚时,东夷南夷有二十六邦国前来臣服朝见。
东夷之战加强了周王朝对东夷诸国的掌握,孤立了荆楚。
昭王伐楚
据《竹书编年》纪录,昭王伐楚,主要有三次:

第一次,周昭王十六年(前985),周昭王“伐楚,涉汉,遇大兕” 。一样平常以为此次战役与上述《墙盘》纪录相反。周昭王领军度过汉水,深切荆楚一带,渡汉水时还碰见“大兕”(犀牛)。
第二次,周昭王十九年(前982),周昭王派祭公、辛伯攻楚,“天大曀,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 。周军渡汉水时,阴风骤起,天气卑劣,将士恐慌,戎行丧失严峻。
第三次,“昭王末年,夜清,五色光贯紫微,其王南巡不返” 。据鲁编年推算,此时为周昭王二十四年(前977)。此次伐楚大张旗鼓,陕西扶凤出土的“墙盘”铭文纪录:“弘鲁召(昭)王,广笞荆楚,唯狩南行。”但效果三军复没,周人讳言此事,模糊地说“南巡不返”。
昭王伐楚与晚期楚史和楚文化研讨有极主要的干系,但如许一件西周史和楚史上的重大事件,却由于周人的忌讳而蒙上了重重迷雾,甚至连周昭王挞伐的工具究竟是谁都存在争议。依据古代学者的考据,周昭王所伐之“楚”并不是“楚国(楚子)”,而是西周时代和楚国(楚子)并立于楚地的楚蛮。
“楚”有二义,一是指芈姓楚国,二是指南边楚蛮。周成王十九年,楚国先祖熊绎被封为楚子,封地在楚蛮之地,因而楚国与楚蛮有交集,到东周时,楚国兴起兼并了楚蛮,二者才混为一体。在周昭王时代,楚国爵位不过是楚子,封地仅五十里,偏僻贫弱 。在这类情况下,周昭王弗成能尽起六师,倾力南下攻击小小的楚子,更不会收成颇丰,巨细贵族均兴致勃勃地作器铭功 。并且若是周昭王果然的由于南征楚国而丧命,则周、楚必为弗成解的死敌,周昭王之子周穆王弗成能不报此仇,楚国更弗成能在周穆王十四年还作为周代的封国介入伐徐之役。
而楚蛮在周昭王时代占有区域宽大,大约在今汉水中上游的丹江区域和下流的汉东区域,且占有铜矿主产地铜绿山。在先秦时代,铜是极其主要的计谋资本,政治、经济、战役等各个方面都普遍需求。楚蛮固然人数浩瀚,散布普遍,但一直没有如夙昔的三苗和厥后的楚国一样构成一个壮大一致的政治体,只是一些疏散的部族,这类情况下的楚蛮正合适作为周昭王南下挞伐的工具。
昭王南征之“楚”为楚国的说法最早涌现于东汉,王逸注《楚辞·天问》 。后代学者多信此说,口口相传代代为继,昭王南征楚国几成定论。
南巡不返
《古本竹书编年》载:“昭王末年,夜清,五色光贯紫微,其王南巡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