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国的四代机 7份地契:跨越清朝四代现历史变迁

火烧 2023-01-11 17:36:32 1033
7份地契:跨越清朝四代现历史变迁 日前,在市档案局组织的“家庭建档”征集活动中,和平区张贻治老先生展示的7份地契和4本丧礼账特别引人注目。据张老先生介绍,最早的一份地契是嘉庆年间的,距今已有200多年
中国的四代机 7份地契:跨越清朝四代现历史变迁

7份地契:跨越清朝四代现历史变迁  

日前,在市档案局组织的“家庭建档”征集活动中,和平区张贻治老先生展示的7份地契和4本丧礼账特别引人注目。据张老先生介绍,最早的一份地契是嘉庆年间的,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而最早的丧礼账本记录的是张老先生祖父去世时亲友随的份子钱,也有近百年的历史了。这些普通的居家生活记录真实反映着历史的变迁和居民生活的变化。
地契记录土地制度变革
张先生来自河北黄骅县小河南村。7张泛黄发脆的地契纸页被张先生仔细地裱糊起来。最早的一份写明日期是“嘉庆十年十一月”,记录了张先生的曾祖父从同村同姓的一户人家手里买来6亩土地。清政府的官印呈豆腐块大小,字迹已经模糊不清,算来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
张先生50多年前偶然从父亲那里发现了这些地契,便有意识地开始好好收管。7份地契跨越了嘉庆、咸丰、光绪、宣统,还有民国年间的3份。“文本是越来越规范了,到1951年,我家拿到了新中国政府印制颁发的土地所有证。”张先生说。
“1958年我家的地又交上去成公有了。”张先生说。“直到1985年分田到户,村里把土地按肥沃程度重新分配,发下来的就是土地使用证,不是所有证了。”这张土地使用证张先生也保留着,尽管他们全家已于1987年迁出农村,不再享有村里土地的使用权。
丧礼账上的货币变迁
除了地契,张先生还收藏着家里90年来的丧礼账。1916年,张先生的祖父去世。丧礼账上500、300的数字记录着家里收到的份子钱。“那时候应该是铜钱,论个算。”张先生介绍。
到了1954年张先生的母亲去世时,份子钱变成了千元记录。张先生摇摇头:“那时候用的是第一套人民币,面额大,五千、一万的都有。后来发行第二套人民币的时候,1元新币折合旧币一万元。”这么算来,账面上5000元的份子钱实际价值也不过5毛钱而已。
1987年,张先生的父亲去世。丧礼账记录,最多的一份份子钱10元,最少的才2元。张先生为操办丧事,去村里供销社买了4.7元每尺的白布400尺,供销社发票清楚地显示出当时的物价水平。
跨越清朝变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