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医疗市场化才是百姓看不起病的真正原因

火烧 2015-04-02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医疗市场化导致看病贵,医院过度治疗,医疗公益性质丧失,医改失败引发民众不满,呼吁恢复公立医院公益性。

  市场化医改和医疗公益性南辕北辙,才是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根源!

  前几天弟媳妇感冒了,去兰州市一家三甲医院门诊,挂号时被要求缴押金300元才能挂号求诊。记得以前看感冒,也就块儿八角钱就能解决问题的;为什么医改了,看个感冒竟然挂号就得押金300元才给看病呢?这究竟是“医改”的成就呢?抑或是“医改”的耻辱呢?

  据人民日报3月27日报道,湖北社会科学院院长宋亚平去年底患了感冒,他去一家三甲医院就诊,人家给他开了3天的注射用药,连注射费等在内,全部费用竟然高达1200余元!宋亚平通过朋友到药厂“卧底”打探,结果发现出厂价每支不到10元的药,医院的售价竟然是192元!

  据说,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为什么老百姓就是感受不到呢?为什么老百姓对于改革开放的感觉,却只有痛苦呢?而最让老百姓感受痛苦的“改革”,恐怕莫过于官方总是吹嘘我国医保已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的“医改”——老百姓是越来越看不起病了!有病只能小病拖,大病扛,最后一死算了账!

  几块钱就能治疗的感冒,现在竟然要花上千块钱!明明口服药三天就可以看好的病,只要你进了中国的医院,必然给你挂水五天;明明不需要的检查也一定给你全套检查——中国医生的能力已经退化到离开了现代化的设备,就连一个感冒都诊断不了的程度了!而输液,更成了中国医院过度医疗的标志;国外都是大病才输液,可你只要进了中国的医院,就连个小小感冒也要挂几天水!

  很多人乃至平面媒体、尤其是网络,几乎异口同声地把中国看病贵、看病难的根源归罪于医药不分,认为只要医药分开,医生只负责看病开方,患者自行去外面的药店买药,这个问题就能得到解决了。难道问题的根源真是这样吗?

  那些认为只要“医药分开”就能解决问题的论者却忘记了这样一个事实:自改开以来,所谓医改,其宗旨就是不断将医疗由公益性推向市场化的过程,“以营业额高低论英雄,现在已经成为(医院)院长之间的口头禅。”(钟南山院士语)。中国有一句家喻户晓的成语叫“南辕北辙”:意思就是说我们要去广州,但却被限定了只能朝着漠河的方向走!我们能够到达广州吗?!中国还有一句成语叫“缘木求鱼”:我们要钓鱼,但却被限定了只能爬到树上,在稠密的树叶中去钓!我们能如愿以偿钓到鱼吗?!在一切向钱看,“以营业额高低论英雄”的现实语境里,医生如果不风过留痕雁过拔毛,那他就只能被医院淘汰了!

  难道不是吗?

  究竟怎样才能在市场经济的恶浪下让公立医院恢复其本应具备的公益性本质呢?究竟是通过加强政府的主导来恢复公立医疗机构的“社会公益性”,让公立医疗机构为民众提供低价的医疗服务呢?还是继续让市场主导医疗,经济效益第一呢?

  资本主义的英国,为什么公立医疗实行免费,却并没有影响整个社会经济通过市场主导运行呢?难道我们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底层百姓看不起病吗?!

  医疗市场化才是百姓看不起病的真正原因!

  而最大的原因是房价的泡沫化,现在的中国,每个人都在为房价泡沫买单,每天早晨一睁开眼睛,吃的,用的,行的,每个环节都每笔支出花费都有房地产的泡沫,中国人该醒醒了.

相关文章

  • 江宇:中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公立医院改革经验
  • 李玲:仇和落马与私有化医改的不归路
  • 江宇 | 从医改看中国改革政治经济学:改革到底有多难
  • 你要医改的“小政府、大社会”吗?
  • “6.26”——“弱势群体”不能忘却的纪念
  • 赵磊:“过度医疗”是另类的“生产过剩”——用马克思主义定位“新常态”(之四)
  • 医疗私有化是如何祸害拉丁美洲的?
  • 社会办医掩盖着严重腐败:82岁老医生炮轰民营医院
  • 江宇:社会办医只“松绑”不严管是对人民不负责任
  • 忠言:警察荷枪实弹防“医闹”让人五味杂陈
  • 江宇:私立医院比公立医院更有效率?这是迷信,不是科学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