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社会民生

环球时报刊文:在科学面前,良知比学识更重要

火烧 2013-10-28 00:00:00 社会民生 1025
文章强调转基因食品需提高透明度,科学与良知比学识更重要,呼吁公开标识与理性讨论,以建立公众信任。

  徐宗俦:更透明才是转基因产品的出路

  25日有媒体采访相关专家,介绍了国内销售的5大类17种转基因生物的情况,并解答了一些关于豆腐是否是转基因食品等民众关心的话题。这样的报道不妨更多一些,让大家对转基因食品的了解更多一些,而只有更透明,转基因产品才有出路。

  前不久有报道:“61名院士上书国家领导人请求转基因水稻产业化”。研究者抱怨转基因水稻在中国的前景悲观,因为“最大的阻力是政府决策”。对此,笔者反倒乐观地认为:正因为政府的慎重,才没有让行政权力逾越科学争论,是非常正确的选择!这样做,至少不会让建国初期在遗传学领域以行政手段甚至政治高压去“独尊李森科,批判摩尔根”那种蠢事重演!

  转基因农作物及其产品之所以在中国不太受欢迎,很大程度在于从事此研发的人士,一开始就在其安全性问题上打起了“马虎眼”,不坦诚、不透明、不实事求是,以至欲盖弥彰却反而弄巧成拙!

  此言怎讲?笔者见到这方面“专家”发文章、作报告,刻意回避实质问题,甚至胡扯:“原理上,转基因技术仍是传统育种方法的延伸,在健康、环保等问题上,转基因并不比传统作物有更高的风险”等等。言下之意,转基因技术在原理上不仅与传统育种方法一样,而且还更“健康、环保、安全、可靠”。

  笔者认为,在科学的面前,更多的时候良知、勇气比学识更重要!笔者工作40多年,搞过不少水稻杂交育种研究,可以非常肯定地说,这些典型“传统育种方法”与转基因育种,二者有着实质性区别。以水稻为例,千百年来人类按照需要进行过系统选育和杂交育种,实现了不同品种或亚种间的基因转移,但毕竟是在同科、同属、同种间的基因转移,均为“同源基因”。而转基因则不然,它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把不同“种”或不同“属”甚或不同“科”的物种基因结合在一起,如把微生物的遗传物质弄到植物中去。像转基因单价抗虫棉,就是将一种微生物细菌来源的、可专门破坏棉铃虫消化道的Bt杀虫蛋白基因经改造,转移到棉花中。现在有的又把该基因弄进水稻中。这能与传统育种方法是一样吗?

  当然,赞成转基因的不一定都靠谱,反对转基因的绝非都荒谬。尤其当科学问题存在重大分歧的情况下,一要以公开、透明、客观的试验(实验)为依据;二要以理服人,切忌情绪化,更忌行政化。

  笔者认为,转基因理论站得住脚,技术也行得通,但从种子到最终生产的食品应当公开、显著地标示是否转基因,让生产者、消费者自主选择。至于“转基因水稻再不推广应用”就会有“严重后果”的说法,不过是在自我拔高的同时吓唬外行。当人们提出质疑时老是含糊其辞、躲躲闪闪,其本身就预示着想掩盖什么,或者根本就不想说清什么!这样一来,只会让内行觉得荒唐,让外行觉得迷茫。▲(作者是原贵州省政协委员、安顺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相关文章

  • 新华网国家安全论坛首页:响应习总,反对转基因
  • 环球时报最新报道:转基因背后的政治推手
  • 聚焦主粮转基因大战 孔庆东宋鸿兵微博反对主粮转基因化
  • 曹明华:“转基因”之争在美国
  • 崔永元:农业部应精确公布转基因作物种植种类和地区分布以便监督
  • 佟屏亚:转基因作物能抗虫、增产是骗人的
  • 薄法平:国人的命运不能由喂猪和试吃这类儿戏决定
  • 顾秀林:世界数百科学家公开宣言:转基因安全无共识
  • 崔永元辟谣“美国人放心地吃了十几年转基因食品”
  • 崔永元质疑农业专家黄大昉、罗云波
  • 无法阻挡的民意:超九成网友反对推广“转基因大米”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