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滠水农夫:有一种情叫“阶级情”, 有一种爱叫“无私爱”

火烧 2015-05-2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阶级情与无私爱展开,分析社会撕裂与恶警杀人事件,强调阶级立场对情感与判断的影响。

  滠水农夫:有一种情叫“阶级情”, 有一种爱叫“无私爱”

  正如毛主席教导:“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赞成谁,反对谁;热爱谁,仇恨谁;都是有阶级立场的。站在武大郎的立场,武松是有情有义的好兄弟,敢作敢当的大英雄;站在西门庆的立场,武松就成了寻衅滋事的暴徒,目无法纪的杀人狂。

  农民工周秀云因“讨薪”被恶警拧断脖子致死,案发将近半年,一时间围绕此案的社会舆论沸沸扬扬,一方面是广大民间人士义愤声讨恶警王文军惨无人道的罪行,给予了周秀云及其家属同情和支持;另一方面一股若明若暗的强大力量则千方百计为王文军狡辩,企图污蔑周秀云袭警嫌疑,又是制作专题电视节日,又是律师发表声明、又是王文军母亲呼吁,以及相关部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暧昧态度。

  最为奇特的是,在当地法院开庭审理此案的现场,一边是支持周秀云的民众拉起“恶警故意杀人,血债血偿”的白色横幅,另一边则是支持王文军的人也拉出“严厉打击暴力袭警,坚决保护警察执法”的红色横幅;一边是周秀云的儿女跪在法院门口向人群哭诉,闻者无不动容,另一边是王文军的母亲打着“警察执法风险”旗号设立“专用账户”接受捐款,说是用于支付王文军维权的开支。一桩案件,两样风光,两样态度,爱憎分明,立场绝然相反,却是为何?

  这不过是以此案为契机,极其生动深刻地暴露了当今社会撕裂的程度,处于不同阶级地们、阶级立场的人们相互对立的状况。正所谓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人们的各种爱憎情感、思想意识无不打着阶级的烙印。

  可见,公知们所鼓吹的所谓普世价值从来就是不存在的,人们通常只会按照自己所处的阶级地位、阶级立场判断是非对错,从而决定拥护谁,反对谁。这本质上是一种建立于同一阶级关系上的阶级情感,它无所不在地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

  所谓虚无缥缈的“博爱”也是没有的。不错,不能否认王文军的同事对王文军的友爱,更不能否认王文军的母亲对王文军的母爱,然而正是这样的友爱和母爱,纵容包庇了一个杀人凶手惨无人道的罪行。如果这样的友爱和母爱得以实行,那么必然是建立在践踏他人的友爱和母亲的基础上的,这样的所谓“爱”能算得上高尚和伟大吗?因为这样的爱终究是异化的一己私爱,真正高尚伟大的爱必然是无私的。而无私的爱必然是站在公正正义的立场上,站在弱者、绝大多数人的立场上,而不是站在强者、极少数人的立场上。

  在古代,某些开明的统治者尚有大义灭亲的思想境界,用以维持起码的社会公平正义。如若当今的人愚蠢到连古人都不如,完全拘限于阶级的短视,堕入阶级的窒窖不可自拨,那么可见这个社会就没有一丁点光明和前途可言。

  2015-5-20

相关文章

  • 让我们人民警察反法西斯的本质,永不变色!
  • 刘金华:再谈“提高司法公信力”--评王文军无罪辩护词
  • 私有化改革之硕果:日趋血腥、戾气凝成……
  • 一个人民:我为王文军叫声冤
  • 寒江钓雪:周秀云被致死案将得到怎样的宣判结果?
  • 求宇:周秀云案的判决检验太原中院是否真正依法治国
  • 周秀云案罗生门:“守法”的两张皮
  • 陈石宇:能否公正处理周秀云惨死一案关系极为重大
  • 周秀云被致死案所反映的正是特定社会不同人群间的激烈博弈
  • 讨薪民工周秀云被残害致死案庭审第一天见闻录
  • 周秀云案庭审在即 多家网站发呼吁书要求公正审判
  • 丑牛:"妈,他们为什么对我们这么残忍!?"--看共产党人怎么回答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