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重医德 守纪律 正行风》活动随想

火烧 2011-03-2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反思医生称呼从先生到医生的变化,探讨医德缺失与社会价值导向的关系,呼吁重拾仁爱之心,改善医疗风气。

以前看病的叫先生,现在叫医生,虽然都是同一种职业,但是很明显这两种称呼有着很不一样的内涵。  

叫先生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会产生一种敬重、一种信任、一种崇拜、一种可以把自己的生命交付到他手中的那种安全感。而叫医生的时候我们有这种感觉吗?前两天才出了一个写微博的冷血医生,招来铺天的骂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呢?归根揭底是道德的缺失。行医者做的是悬壶济世、普救众生的事业,而不只是一种挣钱聚财的职业。只有怀有一种敬天爱人、普世济困的仁爱之心,才能做好一名医务工作者。有仁心自然有医德,有医德自然能守纪律,也就自然会有正气,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先生。  

其实,这些问题不止是这一个行业的问题,而是一个普遍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的问题。“一切向钱看,只有向钱看才能向前看”,这种思想是造成先生变医生的根源,一切向钱看的前面是一片“冷血动物”。“冷血医生”并不是第一个触碰道德底线的人,而是触碰到了这个最敏感的行业,他只是把医生当做了一个职业而已,他毕竟还是一个诚实的人。如果不改变人们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还何谈医德、医风。这并不是搞一个什么什么活动就能解决得了的问题,要知道还有一种职业叫官员,古语讲“上行下效”这才是我们要深思的地方。  

做有道德的人,修养我们自己的身心,用仁爱之心去做我们济世救人的事业,从医生做回先生,任重而道远。  

相关文章

  • 无知、无畏与无奈——远离中国医学的后果及化解
  • 难忘的“6·26指示”
  • 孔老夫子站累了
  • 关于《山西省稷山县农村公共卫生事业述评》一文几个问题的商榷
  • 一线员工谈医改:医改能给农民带来多少实惠
  • 我所经历的毛泽东时代
  • 日月河:“6.26”——“弱势群体”不能忘却的纪念
  • 大逆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旧文)
  • 毛主席的医疗路线令我刻骨铭心
  • 医疗、贪官、奸商--纪念毛主席"六二六"指示发45周年座谈会
  • 走人民路线,为人民服务——电影《春苗》评析
  • 新中国前30年农村基层卫生人员培养模式探究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