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派陈志武抨击“养子防老”不道德
今天是重阳节,本应当为老人们高兴,但看到一篇文章后,很不高兴。“养子防老,积谷防饥”,这是一句民间谚语,折射出的是我们中华民族古往今来的一个传统习俗。此习俗至今仍被广大民众视为传统美德。这本不是一个问题,但到了一些新自由主义专家的嘴里,竟成了问题。最近,美籍归国讲学经济学家陈志武在公开披露的给女儿的信中声称,“养子防老对后代是天生的不公平,是一种不道德的自私。”(晚霞报10月14日)
古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父母把子女养育成人,到老了,不能自理了,此时做子女的赡养他们,是人之常情,怎么能说这是一种“天生的不公平”呢?即便现在我们搞市场经济,我国相应法律仍规定,子女有赡养老人的责任和义务。再从老人的现状看,不容乐观。我国从1997年进入老龄化以来,老龄化加快,老无所居,老缺所本,老缺所养的大有人在。有些家庭甚至由“尊老爱幼”,变为“遵小爱幼”,进而歧视老人,虐待老人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像陈先生那样的高知阶层,有丰厚收入,养尊处优的老人并不多。再说了,养老不仅仅是经济物质层面上的,很大程度还在精神层面上,这一点就连西方国家家庭也有很大的需求,何况中国乎?在我们中国,即便现阶段不少老人吃穿不愁了,但精神需求仍很旺盛。最近,南充市有位叫“哈金”的读者,讲了一段他教93岁高龄父亲学电脑,由此增强了父亲“活到老学到老”的信心,精神为之很受鼓舞,身体为之很受益的故事,就是明证(见晚霞报10月14日)。再从社会角度看,子女关爱老人、维护老人的权益,为老人尽一份赡养责任,就是为社会尽一份责任,即便有些子女经济不宽裕,也当尽力而为,重在精神上赡养好老人,做好“常回家看看”这篇文章。
陈志武吃了几年洋面包,喝了几杯洋墨水,就想用西方所谓的道德来否定中华传统美德,只能让吾等叹服专家修炼成“砖家”很容易;如此不讲国情民意,坚决崇洋媚外,必将遭到广大民众的斥责。但愿陈志武之“养子防老自私”论不要影响到新时期我们重建的孝敬观,更不要成为一些人拒养老人的挡箭牌。倘若真的影响到了,那才真的是一种误人子弟的“不道德的自私”!
相关文章
- 孙锡良:汉奸茅于轼接班人——陈志武
- 剥开陈志武的画皮!
- 刘仰:美国黑老大给了陈志武什么好处?
- 公有制的现实基础与社会功能——兼评陈志武教授私有化论调
- 刘仰:陈志武是美国利益的维护者(1)
- 孙锡良:揭批陈志武的“换装行动”
- 邋遢道人:死读书+新自由主义=陈志武的奇谈怪论
- 孙锡良:中国需特别警惕两位非正常“经济学家”
- 十批陈志武的错误逻辑—陈志武只是个二流学科的教授
- 解析陈志武--是经济学家还是反共急先锋?
- 潘维:“自由”与“中国特色”
- 国有经济何“罪”之有?--简评经济杀手陈志武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