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王长江的民主“妙论”--一评王长江在新华网的谈话

火烧 2009-07-0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批评王长江民主观点,认为其将干部认同归因于普选制,忽视实际工作表现,以焦裕禄为例指出其逻辑荒谬,呼吁反思民主理念。

2009年7月1日王长江在新华网上发表了他关于民主的“颇有新意“的一个观点。他说:“老百姓为什么有时候对我们的干部不满意?为什么甚至有的时候这个干部做了一件事情有各种不同的评价。我从自己的角度去跟你说,我确实是在给老百姓做事,但是老百姓可能觉得你是在做秀,你搞政绩工程,就使得你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为什么呢?说穿了就是因为你的权力的获得(我)没有发言权,反正不是我给你的权,你代表不了我。他从心里上有一种不认同的感觉,在这样一种不认同的情况下,你工作做得再多、再辛苦,他(老百姓)的认同性还是很低的。就是我们研究政治学的人常说的政治合法性是低的。那么怎么加强我们的政治合法性?最重要的就是让他们(老百姓)来作主。“  

王长江把人民群众对干部的不认同归因于干部权力的获得人民群众没有发言权,要加强认同性就是让人民群众来作主。这里王长江小心翼翼地避开了一个目前多少有些敏感的词汇,那就是“普选制”。把王长江的真正意图挑明了,就是:人民群众对干部的不认同原因是干部的任命没有经过普选制选举,要加强认同性就要让人民通过普选制选拔干部。  

按照王长江的观点,一个干部,能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拥护关键不在于他是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利益努力工作,而是他是不是由普选制选出来的。一个干部,如果不是普选制选出来的,工作做得再多、再辛苦他(老百姓)的认同性还是很低的。这完全把原因和结果给颠倒了。我认为,干部的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是原因,而人民群众的认同拥护和选举是结果。一个干部,不管是不是靠选举上来的,只要他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利益努力工作,为人民的利益做出了较大贡献,不愁得不到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拥护。相反,只把眼睛盯在选票上,心里没有人民群众,就是选上了,也必然遭到人民群众的唾弃。  

焦裕禄同志去兰考时根本没有经过什么选举,而是开封地委直接派去的。按照王长江的观点,焦裕禄同志不管怎么带领群众除三害,不管怎么改变了兰考的面貌,不管他“心中装着全县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思想品德多么高尚,都是不能得到兰考人民的认同的,因为焦裕禄同志没有经过兰考县全县人民的选举。何其荒唐也!  

王长江的民主“妙论”可以休矣。  

相关文章

  • 党校教授的如此奇谈怪论岂非是为中共掘墓?
  • 中央党校教授王长江居然不是党员?——闻司马南与王长江之论战
  • 凛然:开展一个对中央党校王长江错误思想的彻底批判
  • 司马南:王长江有什么资格任教共产党的中央党校
  • “党有自身利益是一种客观存在”?
  • “党的利益合法化”是什么好心?--看司马南【民主胡同40条】回击中央党校教授王长江
  • 王长江代表的是哪个共产党
  • 什么东西!--评中央党校教授王长江之谬论
  • 会使共产党蜕变的观点--评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王长江
  • 评中央党校王长江《党有自身利益是一种客观存在》一文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