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群众监督,贪官胆大妄为
开展群众运动,并非像有些人所说的是为了整人。毛主席早在延安时期就有了这种设想。当年黄炎培先生到延安考察,与毛主席在窑洞里探讨一个政党如何保持长期执政的问题,后来被人们称之为“窑中对”。在谈话中,黄炎培请教毛主席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这个圈子的问题。
毛主席的答复是经常性地开展群众运动,让人民群众监督干部,使其不敢有贪腐之念。
当然,毛主席并不是否定依法治国,而是没有群众的监督,法律的严肃性就会大打折扣。纵观历史,各个朝代都有法律,甚至刑罚极其残忍,但结果并没有根治腐败,最终也没能摆脱政权被推翻的命运。所以,毛主席提出让群众监督干部,实际上是对依法治国的一种补充。
不错,建国后的群众运动确实冤枉了一些人,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经济秩序的混乱,但是对贪腐形成的威慑和打击也是有目共睹的。尽管这种运动老人家走后被终止,但它的余威却持续了十几年,令那些在诱惑面前蠢蠢欲动的人左顾右盼,缩手缩脚。
回忆当时的情况,有个亲戚说, 80年代中期,他想换个工作岗位,便悄悄地给车间主任送去两瓶酒,结果主任说什么也不敢收,连连摆着手说:“你是在害我,要是再搞运动,非把我整死不可!”
有个朋友也讲过类似的故事。有一次,队长带他们去帮一个民营企业维修设备,完事以后老板硬塞给他们一沓钱。路上,几个人提议把钱分了,队长当时吓得脸都白了,说:“这钱必须上交,不然再闹起运动来,倒霉的可是我呀!”
可见,群众运动的威慑力是多么的强大。
那么,贪腐之风是从什么时候刮起了的呢?
在我的记忆里,有些人的贼胆是在90年代初大起来的。小平同志南巡时,鼓励大家改革开放的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结果,这些人误以为得到了“免死牌”,开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肆无忌惮地蚕食鲸吞国有资产,当然权钱交易也就从中应运而生了。
当时,有个南方国企的负责人,没花一分钱便把企业占为己有。在一次企业家改革经验交流会上,他信誓旦旦地说:这是难得的机会,在我们那里,除了西湖的水,全部卖掉!
当然,怎么个卖法和卖给谁就不用说了,反正老百姓肯定沾不上边。
再说当今的腐败,贪官们甚至到了有恃无恐的地步,贪腐数额之大,不断创历史新高。据中纪委的数据显示,十八大以来,全国范围内查处腐败分子808845人,其中包括中管干部453人,省部级以上高官392人。
由此可见,毛主席是多么的高瞻远瞩,脱离了群众是多么的可怕。如果惩治腐败没有更加有效的手段,钻进历史周期律的圈子就不是开玩笑了。
笔者以为,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妨重新审视当初的群众运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抓紧建立一套合理合法、更加有效的群众监督机制,形成强大的威慑力,使干部真正做到不敢想、不敢贪。
只有这样,反腐败工作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爱学记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