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读书交流

【学习《矛盾论》】①¹

火烧 2025-01-13 00:00:00 读书交流 1029
文章深入解析矛盾论中两种宇宙观,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强调发展变化与孤立静止的对立,结合唯物论与唯心论,探讨形而上学的历史表现与本质。

  学习两种宇宙观¹

  毛主席说:“在人类的认识史中,从来就有关于宇宙发展法则的两种见解,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见解,一种是辩证法的见解,形成了互相对立的两种宇宙观。”

  什么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呢?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相互联系的,发展变化是由矛盾引起的。它的特点是发展的联系的全面的看问题。形而上学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是彼此孤立和永不变化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增减和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即由外力推动。它的特点是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看问题,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相互对立,不断斗争的。在斗争中,辩证法不断发展,形而上学也不断变换形式。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总是同唯物论与唯心论的斗争交织在一起的。因为一种哲学思想作为一定阶级的世界观的理论化系统化,不但要对世界的发展问题有一定的看法,而且必须对世界的本质问题做出回答。凡是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就是唯物论;凡是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精神的,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就是唯心论。由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在各个时期与唯物论和唯心论的交织情况不同,特点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形而上学,“这种思想,无论在中国,在欧洲,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间内,是属于唯心论的宇宙观,并在人们的思想中占了统治的地位。”比如,西汉时代的董仲舒就曾经宣扬“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思想,他认为宇宙万物不但是永恒不变的,而且是由神创造的。形而上学与唯心论结合在一起,又如,古希腊的爱利亚学派(代表人物有塞诺芬尼、巴门尼德和芝诺等人)认为,世界上运动变化着的万物是不真实的,是假象,只有他们所说的永恒不变的、不生不灭的所谓“存在”才是唯一真实的。也是形而上学与唯心论结合在一起。

  形而上学,不是如实地反映世界发展的本来面目,而是以片面性、表面性来歪曲客观现实,使主观与客观相分裂。因此,从本质上来讲,形而上学也是唯心论的。正如毛主席所指出的:“片面性、表面性也是主观性,因为一切客现事物本来是互相联系的和具有内部规律的,人们不去如实地反映这些情况,而只是片面地或表面地去看它们,不认识事物的互相联系,不认识事物的内部规律,所以这种方法是主观主义的。”这种主观主义的方法和对世界本质问题的唯心主义的解释,本质上是一致的,而且它们都是反动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所需要的。因此,在历史上,它们能够长期的结合在一起,并在人们思想中占了统治的地位。比如,在欧洲中世纪长期统治人们头脑的宗教神学,既是唯心论的又是形而上学的。

  “在欧洲,资产阶级初期的唯物论,也是形而上学的。”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把生产力从封建束缚下解放出来,因而需要正视现实,发展科学和技术。相应的, 在哲学领域内,它便提出了新的、与宗教神学相对抗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是同自然科学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从15世纪下半纪开始产生了近代的自然科学。它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实验和分析,把自然界分解为许多独立的部分,然后一个一个地、互不关联地加以研究。这种分析方法在当时起了进步的作用,是使我们在认识自然界方面获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但正如恩格斯所说:“这种做法也给我们留下了一种习惯:把自然界的物和过程孤立起来,撇开广泛的总的联系去进行考察,因此就不是把它们看做运动的东西,而是看做静止的东西;不是看做本质上变化着的东西,而是看做录恒不变的东西;不是看做活的东西,而是做死的东西。这种考察事物的方法被培根和洛克从自然科学中移到哲学中以后,就造成了最近几个世纪所特有的局限性,即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因而,在欧洲,资产阶级初期的唯物论是形而上学的。由于形而上学在本质上是唯心的,是同唯物论相对立的。所以,资产阶级唯物论的形而上学局限性,使它不能把唯物论思想贯彻到底。只有把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把唯物论思想贯彻到底。彻底的唯物论只能是辩证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产生以后,“在资产阶级那里,除了公开的极端露骨的反动的唯心论之外,还出现了庸俗的进化论,出来对抗唯物辩证法。”这就是说,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唯物辩证法深入人心,形而上学再像古代那样公开宣扬“天不变,道亦不变”,直接与人们的常识相违背,就很难骗人了。因而采取了庸俗进化论这种比较狡猾的形式,来反对唯物辩证法。庸俗进化论就是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来解释人类社会。它一方面认为社会的发展也和物种的进化一样,只有渐变没有突变,只能改良不能革命;另一方面,认为“生存竞争” “自然淘汰”的法则也适用于人类社会,为帝国主义的“弱肉强食”的强盗逻辑和侵略政策作辩护。这种观点否认质变,强调渐变,只注重事物变化的外因,否认事物因内部矛盾引起发展,用纯生物学的观点说明人类社会。因而它不仅是形而上学的,而也是唯心论的。到了现代,在两条路线、两种世界观的斗争中,形而上学变得更加狡猾。一些混入工人运动和共产党内部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他们往往打着唯物辩证法的旗号来反对唯物辩证法。他们表面上也讲矛盾两个字,但他们认为差异不是矛盾,经常摇着“中庸之道”的破旗鼓吹“合二而一” 论,耍了这样一个鬼花招就妄想把矛盾否定掉,简直是痴人说梦!

  辩证法“不论在中国,在欧洲,在古代就产生了。但是古代的辩证法带着自发的朴素的性质。”这种辩证法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它只是直观地笼统地把事物看成是变化的,相互联系的,还不可能有完备的理论,因而不能完全解释世界,后来就被形而上学所代替。18世纪末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然而他的辩证法讲的不是客观世界的矛盾运动,而是“绝对观念”的变化。因此,他的辩证法是头脚倒立的,是唯心的,是把辩证法与唯心论结合在一起了。无产阶级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在亲自参加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基础上,“综合了人类认识史的积极的成果,特别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合理的部分”,创立了唯物辩证法。第一次科学地深刻地阐明了宇宙的发展法则。唯物辩证法的创立,是人类认识史上的大革命,宣告了形而上学的破产。但是,只要阶级、阶级矛盾存在,只要主观与客观的矛盾存在,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形而上学思想,因此,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还要长期继续下去。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什么呢?形而上学虽然不断变换形式,越变越狡猾,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它的要害就是否定矛盾!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因内部矛盾引起发展”。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是否承认矛盾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反动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是同历史的发展规律背道而驰的。他们十分害怕斗争,害怕革命,总是把事物“当作死的、凝固的东西去看,并且把这种错误的看法到处宣传,迷惑人民群众,以达其继续统治的目的。”形而上学是反动统治阶级的世界观。

  唯物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它充分体现了无产阶级彻底革命的本质,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翻身求解放、继续革命、永远革命的法宝,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世界观。同志们,我们学习唯物辩证法就是为了“揭露反动派和形而上学的错误思想,宣传事物的本来的辩证法,促成事物的转化,达到革命的目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