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矛盾论》】②
学习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简单的事物包含着一个矛盾,复杂的事物往往包含着许多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就没有发展,就没有一切。
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有两方面的含义:
第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无论在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在人们的思想中,都是充满着矛盾的,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比如,物理现象中的阴电和阳电;化学现象中的化合和分解;生物现象中的遗传和变异;社会现象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人们思想中的唯物论与唯心论、正确与错误等等,这些都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都是矛盾、正是事物自身内部的矛盾,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第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自始至终都贯串着矛盾,自始至终都是一分为二的。比如,中国共产党从它诞生那一天起, 党内就存在着两条路线、两种思想的斗争,这是社会阶级矛盾和新旧事物的矛盾在党内的反映。在社会主义整个历史阶段中,始终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阶级斗争的长期性决定了路线斗争的长期性。只要社会上还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党内两条路线、两种思想的斗争就不会停止。党内如果没有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斗争,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
简言之,矛盾的普遍性的意义就是: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任何事物、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存在着矛盾。
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指出,为了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可以举些具体例子,便于“通俗化”;但是,论证矛盾的普遍性不能靠举例的方法,“必须由科学史来检验”;不能把矛盾的普遍性当做“实例的总和”。这是因为个别只能说明一般,不能代替一般。普遍性最大的范畴,如矛盾,能概括一切对立统一的关系,它适用于过去、现在和未来。对于这样的范畴,当然只能靠整个人类认识的发展史来不断证实,不断检验。科学发展史告诉我们,任何科学都是研究事物的矛盾的,从无例外。科学发展每前进一步都是以揭露、认识新矛盾为实质内容的。(比如对光的本质的认识,过去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光的本质是波动的,叫做波动说;一种认为光的本质是微粒的,叫做微粒说。各执一词、争论不休,科学进一步发展证明,光的本质自身就是矛盾的,是波动性与微粒性的对立统一。 又如,对物质结构的认识,随着物理学的发展,已经揭露了原子是原子核与电子的对立统一,原子核是质子与中子的对立统一,质子与反质子是对立统一,中子与反中子也是对立统一,等等。)随着科学的发展还将继续揭露下去。总之,科学发展史是一个揭露矛盾、认识矛盾、解决矛盾的历史。从来没有证明过哪一门科学不是研究矛盾,哪一个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这绝不是偶然的,而是通过特殊反映了一般,反映了矛盾的普遍性,绝对性。
形而上学否认矛盾的普遍性、绝对性。他们鼓吹什么事物开始时只有差异而无矛盾,这种观点是违背客观现实的。事实上,每个差异,都是一定条件下的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不过由于矛盾斗争还没有激化,所以表现为差异。毛主席说:“世界上的每一差异中就已经包含矛盾,差异就是矛盾。劳资之间,从两阶级发生的时候起,就是互相矛盾的,仅仅还没有激化而已。工农之间,即使在苏联的社会条件下,也有差异,它们的差异就是矛盾,仅仅不会激化成为对抗”。差异问题是矛盾的激化程度问题,而不是矛盾的有无问题。用矛盾的非激化程度来否定矛盾的存在是十分荒谬的!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绝对性,就等于否认了发展的绝对性、无限性。按照形而上学家们的观点,既然差异不是矛盾,那么事物怎么从没有矛盾突然产生了矛盾呢?事物在没有矛盾时是什么力量使它发展呢?只能乞灵于上帝了,认为上帝给了第一推动力。这种观点,在哲学上必然陷入唯心论的外因论,成为宗教神学的奴仆,在政治上就是取消斗争、取消革命,这正是修正主义的理论基础。
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而每个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依赖于一定条件的。没有一定的条件,两个毫不相干的东西就不能成为矛盾,比如手机与衣服。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具体性是统一的。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是要求我们看到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而不是主观随意地把两个无关的东西拉在一起说它们也是矛盾。在矛盾的普遍性问题上,既要坚决批判否认矛盾普遍性的形而上学唯心论,也要防止把矛盾普遍性庸俗化。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为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出了一个总的原则,就是矛盾分析的原则,在阶级社会里,研究社会问题就是阶级分析的原则。是否坚持这个原则是关系到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重大问题,是马列毛主义同现代修正主义的分水岭。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学说中,首先就是用对立统一规律观察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坚持了矛盾的普遍性、绝对性,才能在马列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指出了无产阶级必须继续革命。相反,如果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绝对性,忘记了阶级斗争,“让地、富、反、坏、牛鬼蛇神一齐跑了出来,而我们的干部则不闻不问,有许多人甚至敌我不分,互相勾结,被敌人腐蚀侵袭,分化瓦解,拉出去,打进来,许多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也被敌人软硬兼施,照此办理,那就不要很多时间,少则几年、十几年,多则几十年,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全国性的反革命复辟”。
在实践中,能不能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是两种世界观的斗争问题,只要头脑里存在着资产阶级思想,在行动上就可能对唯物辩证法发生动摇。根据一些人的经验教训,遇到如下一些情况,往往容易发生动摇:
在革命取得胜利的时候,往往容易产生大功告成,高枕无忧的思想,“只看到红旗飘飘,看不到敌人磨刀”;在工作取得成绩受到表扬的时候,往往容易产生骄傲自满、固步自封的思想,只看到成绩的一面,看不到缺点的一面,只爱听表扬的话,不愿听批评的话;在工作发生较大困难时,往往容易悲观丧气,畏缩不前。…
不断革命,彻底革命是历史赋予无产阶级的伟大使命。共产党的哲学是斗争哲学,真正的共产党人应该敢于揭露矛盾,正视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为此,我们必须努力学习马列毛主义,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批判厌恶矛盾、回避矛盾、掩盖矛盾的错误思想,不断提高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自觉地执行和捍卫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把革命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