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风华正茂

奋斗中的毛主席从来不焦虑

火烧 2022-05-06 00:00:00 风华正茂 1025
文章讲述毛主席在逆境中保持乐观,不焦虑的奋斗精神,强调坚持不懈、实事求是的革命实践,适合寻找精神力量的读者参考。

  现在的年轻人都那么的焦虑,朋友圈打开,看到的都是掉了一地的头发和浮躁的空气。读一点毛主席,可能会好点。

  1)奋斗者不在乎环境。毛主席初到北京,在北大做个图书管理员,工资低、还被当时北京的高级知识分子和一些学子看不起,要想在北京买房更谈不上。

  无论环境怎样恶劣,毛主席总是青春奋斗的姿态,他专注学习、四处求教,谈恋爱,追“明星”,听演讲、搞社团,参与社会实践。偶尔还在冬天去看海。

  正如后来他在文章里写道:

  在公园里,在故宫的庭院里,我却看到了北方的早春。北海上还结着坚冰的时候,我看到洁白的梅花盛开。我看到杨柳倒垂在北海上,枝头悬挂着晶莹的冰柱,因而想起唐朝诗人岑参咏北海冬树挂珠的诗句: “千树万树梨花开”。北京数不尽的树木激起了我的惊叹和赞美。

  逆境中的乐观,萧瑟中看出希望和美好。这就是毛主席的过人之处。

  2)奋斗中不在乎形势。革命失败,走上井冈山,一手缔造红军,领导四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而世事多变,他被排挤、被不信任、得疟疾、打摆子、被误解、开批斗。一切的一切,没有打倒他,反而让他更加成熟、更加坚定。

  无论形势多么严峻、环境多么残酷,面对生死、重病、误解甚至是被批斗、被排挤,他都是一副“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心态。

  革命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而且我们走的还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路,这中间,无数的人都会迟疑、怀疑,都会发问:”红旗到底能打多久?“

  当时,无人能够回答,或者只有毛主席才能正面且预见性地回答:

  我想,我可以借用中国的一句老话,来回到这个问题: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在众人焦虑时,彷徨时,毛主席凭什么可以不焦虑。认真阅读《毛选》的同志一定可以找到满意的答案:

  坚持不懈地读书、思考、总结。坚持不懈地革命实践,善于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找到正确的出路和法子。突破思维认知上的局限性,找到强大的理想信仰。

  在危险环境中表示绝望的人,

  在黑暗中看不见光明的人,

  只是懦夫与机会主义者。

  —— 《毛泽东文集》(第二卷)

  3)毛主席的不焦虑,根源在于永久奋斗,奋斗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4)困难、挫折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有。关键在于面对困难,要有直面的勇气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阅读毛主席的一生,我们一定会发现,革命胜利时刻,当周围人有些骄傲时,毛主席总是能先想到困难,这就像我们说的善于“泼冷水”。

  比如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时,当时的形势一片大好。

  但毛主席在5月31日作大会结论报告时,却出乎意料说要“准备吃亏”。

  他一口气讲了十七条问题——比如要准备挨外国人的骂;爆发内战;外国干涉,帮助蒋介石打我们;外国不承认我们;形势不利于我们时跑掉、散掉若干万党员;党内出现悲观心理、疲劳情绪……

  就像毛主席说的:什么是困难,熟悉的工作已经不需要干了,而不熟悉的工作正强迫我们去做,这就是困难。

  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

  哪里就有问题。

  ——《毛泽东选集》(第3卷)

  毛主席在谈到为什么要设想这些困难时,曾解释说:“如果我们不准备不设想到这样的困难,那困难一来就不能对付,而有了这种准备就好办事。”

  希望一切都是好的,这只是我们的主观想法,而现实是客观的。

  虽然理想一定要有,

  但是还要结合一个东西,

  叫做“现实”。

  ——《毛泽东文集》(第3卷)

  面对困难,不要等,不要靠,不要要,要创造条件去克服,就像毛主席的好干部焦裕禄同志在兰考治理”三害"一样。

  不惧怕失败,才不会失败。

  记住毛主席说的话:在我们面前是没有悲观的,我们能够战胜任何的困难。

  5)面对困难不焦虑,要善于“吃亏”,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做到不贰过。

  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新困难,不要怕,更不要焦虑,俯下身子去调查研究,掌握资料,提升认识,掌握规律。客观世界总是可以被人认识的。犯了错误,更不要怕,不要焦虑,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做到不贰过。就像毛主席自己说的,我这个人就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

  为什么没有把握呢?

  因为他对于这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没有规律性的了解,

  或者他从来就没有接触过这类工作,

  或者接触得不多,

  因而无从谈到这类工作的规律性。

  ——《毛泽东选集》(第1卷)

  面对困难善于做调查研究。调查就像10月怀胎,而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学会研究和分析出一件事情的本质规律,就是一个反反复复,不断修炼和精进的过程。

  情况是逐渐了解的,

  需要继续不断的努力。

  认识世界,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毛泽东文集》(第2卷)

  6)化解焦虑的根本法则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就是:永久奋斗。

  做事,不要光是脑子里空想,每天早起奥里给,树立远大理想和目标,志气可以干翻宇宙,晚上睡觉前心中微微懊悔一下,又重新树立远大理想和目标,奥里给,我可以做到。结果呢?

  第二天一睁眼,穿新鞋,走老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完蛋了,更焦虑了,秃了。

  树立了远大的志向。

  我们的任务是过河,

  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

  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

  过河就是一句空话。

  ——《毛泽东选集》(第1卷)

  一切具备了,需要行动,干就完了,知易行难,多数人死在了行动,而不是知。这是人的通病。

  讲是讲,

  做是做,

  做起来并不容易。

  ——《毛泽东文集》(第8卷)

  不要害怕尝试,更不要害怕犯错,就像毛主席说的:世界上没有完全笔直的道路,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选择和努力,都很关键,也很重要,不要去在这两个中做选择,认定了就:干。

  关键就像毛主席说的:

  往往有这种情形,

  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

  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毛泽东选集》(第2卷)

  总而言之:

  奋斗中的毛主席从来不焦虑。

  焦虑是因为想太多,做太少,太舒服、空想未来。

  毛主席说:

  指挥员的正确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

  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

  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和必要的侦察

  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联贯起来的思索

  提升自我,完善认知、知行合一,永久奋斗,你不会焦虑,因为没工夫。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水滴石穿,功夫要深!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