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清明的思考:寻踪,拜祖,找宿地

火烧 2009-04-0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清明节期间,文章围绕寻踪、拜祖与找宿地展开思考,强调人文精神与历史传承的重要性,结合企业管理与企业家精神,探讨如何在现代实践中保持初心与责任感。

清明的思考:寻踪,拜祖,找宿地

李克勤新华博客http://jixuie.home.news.cn/blog/

李克勤济学网http://www.like-qin.com/

李克勤(jixuie)题记:在我国,清明前后一直流传着很多传统的风俗习惯。如寒食赐火,清明扫墓,踏青郊游,以及打马球,放风筝,荡秋千,斗鸡,拔河等。自去年将清明节作为一个法定节日以后,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活动更加集中。今年清明节,我所在的管理学院党委也组织党员和积极分子利用这个机会,前去重庆参观渣滓洞、白公馆,这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虽然因身体原因,我不能和大家一同前往,但是我还是做了一次认真的思考。我想以一位企业家朋友的话作为线索,来谈谈“寻踪,拜祖,找宿地”。

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巍然屹立在雄伟的天安门广场!

寻踪,就是寻找人生的踪迹,也可以是寻找企业的踪迹,这是一个思考探索“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大思路。其实这也是一个长期以来始终令人类反复思考的问题,麻烦的是这样的问题永远没有终极答案,它的答案就是不断探求,不断思考,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前进。这里要注意的是,寻踪与不寻踪的区别,寻踪并不是保证一定把踪迹搞清楚,寻踪的过程就是一个感悟的过程,没有这样的过程,那么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会是飘忽的,也是动摇的。这样的个人和组织就容易被别人所控制,沦为别人的附庸。

我的这位企业家朋友对毛泽东的思想理论十分有兴趣,经过多年记者生涯,悟出了这个道理,因此当他和他的夫人一旦开始创业,开始创造自己的企业时,那种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劲头十足,一发不可收。前不久在公司总经理会议上,他还专门做了一次企业“忆苦思甜”报告,以此教育高层管理干部,要保持创业初期那么一股干劲,那么一股拼搏精神。看得出,他还是用的共产党,毛主席的管理方式,这是经过大量新一批企业创业者再次实践过的有效的管理、教育方式。这位企业家无非就是告诉大家,我们不能忘记,我们从哪里来的,我们还必须探索我们要到哪里去!

拜祖,基本含义就是围绕着带给我们身体全部的祖先,我们虔诚地表达我们的敬意和缅怀之情,我们必须经常想想自己从哪里来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这样就是为了避免忘本,甚至数典忘祖的恶劣行为发生。在我国历史上,数典忘祖的行为经常发生。就在几年以前,连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也成了问题,真是不可思议,同时也令人感到担忧。

好在现在一些针对历史的荒唐事有所遏制,但不能放松警惕。现在的教育体系内有很多不合理的成分,突出的就是对于人文的重视不够,对于人的本质、人的思想、人的发展重视远远不够,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一些管理人员竟然认为老师就是把自己的课上好,至于思想教育工作那是专业辅导员的事情,难道教育和育人是分开的吗?

我上大学时的老师杨叔子(中国科学院院士,曾经当过华中理工大学的校长)讲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科学技术,就是落后,一打就垮;然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人文精神,就会异化,不打自垮。”

杨老师喜欢举一个例子:“1960年,陈毅同志在广州,就在羊城,发表过一次讲话。他讲的很简单,但是非常生动的例子说明了做事做人,讲明了智力和情感,他说一个空军飞行员不会开飞机不行,但是如果很会开飞机,驾驶技术很好,开到敌人那里去,反过来打自己的人民更不行了。讲的很简单,非常通俗,但是非常深刻和生动,通过开飞机来比喻做事,要有技能才可以做事,否则怎样表现自己的爱国主义情结,但是返过头来说用这种本事干坏事就不行了。因此要做好人必须做好事,事做不好怎么做好人,反过来能做好事不一定能做好人。因此我感觉陈毅同志是非常清楚的,要学习理工科的学习技术的要考语文,语文不及格不给学位,学文科的要有基本的数理知识。”

我发现真有学问的人,共性不在专业上,而在人文素养上。正如爱因斯坦在评价居里夫人时说的:“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材质成就方面还要大”。杨老师这么些年一直致力于大学人文教育,多方呼吁,用心良苦啊!

人文素养最基本的就是对于自己祖先的认识,对自己民族国家历史的认识,这是最基础的文化。

学者梁柱指出:“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重视历史和正确对待历史的科学态度。古往今来,一切民族和国家都会重视自己的历史,都会善待自己的历史遗产。历史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智慧宝库,它不但有助于提升民族素质,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而且会通过丰富的历史经验,以史为鉴,察往知来,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但在如何对待历史这样重大问题上,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却出现了刺耳的噪音,这就是以否定人民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历史为重点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并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这股错误思潮,具有很大的欺骗性、迷惑性和渗透性,是值得我们严重关注的。”

中国的每一个人都有义务,有责任了解新中国的来历,新中国的历程,否则,上对不起先辈,下对不住子孙。

找宿地,就是找寻人的归宿。从生命角度看,人最终还是要回到大地里面去,但是人还需要找到自己的精神依归。人如果没有精神依归,无异于行尸走肉。别看过去很多老人没怎么上过学,但是他们的精神是充实的,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无形影响造成的。

我们要找什么样的宿地呢?我们的精神依归,肯定是有历史连续性的。我们的精神依归,必须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来找寻,否则就会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怪圈。

我们需要认清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以及夺取政权以后,经过80多年的奋斗,已经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改造。传统文化是个动态概念,不是光指古时候那种文化,相对于现代文化而言,过去的传统都是传统文化的成分。比如说今天继承革命先烈的优秀品德,就是继承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我们千万不要忽视一个基本的事实,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很多都是些既具有理想信念,而且又是有大学问的人,象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董必武、周恩来、朱德等等,他们不仅精通中国古代文化,而且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造,其中突出的成就是让中国占绝大多数的工人、农民,通过扫盲,迅速成为会识字的社会主义公民和主人,论扫盲的人数之多,速度之快,可以说是古今中外的奇迹,这其中汉字的简化工作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让广大的老百姓上得起学,在新中国建立不太久的时间里,在经济还比较落后时,就普及了初等教育,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都是了不起的事情。其中,把人民军队办成一所大学校的战略,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千千万万个干部,包括在市场经济里搏击风浪的大批真正靠自己力量起家的企业家。

我们不能忘记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我们也不能忘记谁为我们培养了改革开放的创业者,也不能忘记那些在改革开放初期无私奉献的人们,尤其是大批的普通工人、农民!

这就是我们的“本”,在这个本中间,我们寻踪,拜祖,才有根据,也才能够找出宿地,找到宿地。

我们要找到自己的精神依归,最直接的参照系,正是近代以来无数革命先烈,无数革命家,以及新时期无私的创业者的可歌可泣的事迹中反映出来的,代表中华民族优秀品格的精神因素。这是和我们的血脉有天然联系的因子,这些因子本身已经在影响着我们,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我们不过是认真通过独立思考,加以整合,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将无形的变成有形的,再将有形的通过无形渗透到自己的行为之中去而已。

所以,“寻踪,拜祖,找宿地”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无至穷的过程。

也许,我们保持这样的探求精神、态度和作风,才是祭奠先人较合适的举动,只有这样的举动才更能经受得住历史的推敲。

由此,我再一次感到我们只能学习掌握相对真理,任何人都不可能说自己掌握了绝对真理。通过历史检验,我们发现毛泽东在探寻真理的大道上,具有独创性,是我们寻踪不得不研究的内容,毛泽东也是我们不能不拜的祖,更重要的是毛泽东会给我们找宿地提供许许多多智慧的启示。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讲过一段精辟的话:

         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正义的事业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
  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
  我们正在前进。
  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
  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
  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经典的教诲,需要不断学习,深入领会。

链接:毛泽东文化究竟好在哪?[2008-12-02 13:41]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4C1FE177DAD.html

毛泽东和周恩来:太阳和月亮[2008-10-16 15:38]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447F1507DAD.html

[组图]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中共代表:董必武[2008-11-10 06:47]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47EC0A97DA5.html

【珍贵图片】朱德:红色的品德[2008-10-30 09:00]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46C7330FDAD.html

【原创】 毛泽东的教育理性:培养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2008-05-01 09:12]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2B9FDE8FDA5.html

洪湖洪林叶昌保38年村书记实践的智慧与土企业家精神(《中国集体经济》杂志发表该文)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5FB8C9D7DAD.html

大寨合作文化的传与新(《中国集体经济》杂志发表该文)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5DD558BFDA5.html

王宏斌的本色、角色与特色初论(《中国集体经济》杂志发表该文)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5CD5578FDA5.html

毛泽东领导“三湾改编”是组织变革的经典案例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5F0BA347DA5.html

毛泽东是印尼商界奇才陈江和的大救星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5ECF9C07DAD.html

欢迎交流:李克勤新华博客http://jixuie.home.news.cn/blog/

李克勤济学网http://www.like-qin.com/

李克勤(jixuie)文集http://www.wyzxsx.com/ShowAuthor.asp?ChannelID=1&AuthorName=%C0%EE%BF%CB%C7%DA%A3%A8jixuie%A3%A9

相关文章

  • 恽仁祥:清明节祭祖
  • 山东人民清明节祭奠毛主席和革命先烈
  • 烈士回眸应笑慰  擎旗自有后来人——郑州市清明节人民广场纪实
  • 深圳红色网友2012年4月4日清明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活动图文纪实
  • 缅怀先烈,坚定信仰广州--网友2010年清明纪念活动纪实
  • 郑州人民2010年清明节缅怀毛主席和革命先烈纪实
  • 清明节洛阳人民深切缅怀毛泽东主席及革命先烈大会现场照片
  • 毛主席的第二件事为什么如此惊心动魄
  • 毛泽东的大思维
  • 埃德加·斯诺:同毛泽东的一次交谈
  • 济南市民清明节祭奠毛主席和革命先烈
  • 清明祭祖时,祖祭毛泽东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