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红色摇蓝 弘扬井冈山精神
寻访红色摇蓝 弘扬井冈山精神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深入推进政法战线创先争优活动,3月31日至4月3日,政法委组织开展了“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千里来寻故地,重上井冈山”。4月1日,由法、检、公、司等政法机关人员组成的红色旅游团一行22人,乘坐10个小时的火车、4个半小时的汽车,千里迢迢来到了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在井冈山期间:瞻仰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革命旧居旧址,缅怀革命先烈,追循革命足迹,身临其境感悟井冈山精神。
红色之旅的第一站是参观红太阳城,在这里,我们瞻仰了毛主席铜像。1927年10月,毛泽东主席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由此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在这条道路的指引下,井冈山斗争的星星之火,燎原全国,最后夺取了全国的胜利。这段艰苦卓绝的斗争,我们党培育和形成了闪耀着共产主义光芒的革命精神——井冈山精神。井冈山,不愧为中国革命的“经色摇篮”!
接着,我们到了井冈山博物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是一个全面陈列和宣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历史的综合馆,陈列着大量珍贵文物和图片,生动再现了井冈山革命斗争岁月的光辉历程。在这里,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详实的历史资料,我们了解到井冈山怎样从一块默默无闻的土地发展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根据地.我们脚下每迈出的一步,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与生命铺垫而成的。在井冈山红军会师的多媒体景观前,在毛主席、朱德同志挑粮上井冈的复原场景前,在老区群众当年入党誓词手迹前,在英勇献身的烈士画像前,我们一次次驻足观看,深切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
离开博物馆,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往毛主席、朱德、陈毅、彭德怀等革命家在茨坪的旧居进行参观。下午,我们一行又来到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来到这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横式牌坊园标“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九个烫金大字。进门后,经过花坛园庭,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109级台阶,威严肃穆的纪念堂就矗立在山顶上。远远望去,纪念堂大门上方烫金横幅“井冈山根据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纪念堂设有瞻仰大厅、陈列室、吊唁大厅、忠魂堂。瞻仰大厅内摆放着许多花圈、花篮,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界群众来井冈山时向烈士们敬献的。在“革命烈士陵园”,我们体会到了在革命斗争中壮烈牺牲的先烈们的光辉事迹和无私奉献精神,在三万多个的无名烈士纪念碑前,我们十分真切的感受到现在的稳定工作和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这些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这句话的份量。瞻仰大厅正面汉白玉墙面毛泽东主席那雄浑苍劲有力的大字 :“死难烈士万岁”,表达了我们对革命先烈无限的敬仰之情!
第二天, 我们登上黄洋界,瞻仰了哨口营房、战壕、炮台等革命旧址。 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气势雄伟的黄洋界是著名的五大哨口之一,红军曾在这里凭借险要地形,以不足一营的兵力,打退了敌人四个团的进攻,夺取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站在黄洋界,我们寻访着革命前辈的战斗遗址,吟诵着“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霄遁”诗句,仿佛听到了嘹亮的号角声,看到了当年红军战士英勇杀敌誓保黄洋界的战斗场面。
离开黄洋界,我们来到了大井朱毛故居、小井红军医院。在大井朱毛故居,我们深深感受到当年毛主席、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红军战士艰苦奋斗、生活的情景。小井中国红军医院旧址,十分简陋,是一座古老的二层木楼,颜色呈灰黑色,如浴火后的残体。当年,为了改善红军伤病员的医疗条件,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决定建设较好的红军医院。红军官兵们纷纷将平时发的伙食尾子募捐出来,军民们自己动手,就地取材,在小井建成了这所杉木皮盖的屋面、全木质结构、上下两层共32间的红军住院部,取名“红光医院”,里面光线很暗,条件更是无法想象的简陋,可正是这里,医治了许许多多将士,使得他们能再上战场与敌厮杀。
这次井冈山红色之旅带给我们愉悦的同时也有震撼和激励。巍巍井冈,凝聚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熔铸的井冈山精神,这不仅是江西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政治优势,也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革命的胜利离不开井冈山精神,建设社会主义,同样需要发扬井冈山精神。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井冈山精神尤其要弘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精神。以毛主席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凭着这种“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气概,领导井冈山军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如果不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敢闯新路,而是照搬外国经验.那就不可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二是矢志不移,百折不挠的精神。井冈山军民对“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坚定信心、对“革命山大王”的充分信任,就充分体现了矢志不移、百折不挠的精神。坚定的革命信念是革命者从事革命斗争的思想基础,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三是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精神。这是井冈山军民战胜困难,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我们党优良传统和真正的政治优势。当年,井冈山处在白色政权包围之中,敌人频繁的军事“进剿”、“会剿”和经济封锁,使根据地的生产受到严重破坏,环境十分险恶,斗争非常艰苦,生活极端困难。井冈山军民在极度艰难的环境里,发扬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始终保持着革命的乐观主义和高昂的战斗热情。广为流传的红色歌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就是红军战士为了革命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
于2011年4月6日夜
相关文章
- 时间已经重新开始——新中国简史与重造人民共和
- 毛主席和云南人民一同过大年啦!——简记《毛主席是我们家里人》摄影展
- 民树起的一座丰碑——亿万人民心系土山毛泽东纪念馆
- 爱国卫生运动:值得发扬光大的历史遗产
- 春节黄金周 50余万人在韶山给毛主席拜年
- 歌曲:风起九月,圣人离别后——新年纪念毛主席
- 由“毛泽东时代的问题”说开去
- 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性贡献
- 为什么怀念毛泽东时代
- 告诉年轻人毛泽东是什么样的人
- 毛泽东,一段如血残阳般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