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首次将食品安全列为议题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首次将食品安全列为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6日02:58 中国新闻网
中美第三次战略经济对话(SED)将于12月12日召开。此次对话将聚焦贸易诚信、经济发展平衡、能源节约、金融领域改革、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推动双边投资等六个议题。
这是美国财政部中国问题特使霍尔默周三晚在清华大学“建立中美经济关系合作新习惯”的演讲中透露的。霍尔默此行是为即将举行的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作准备,在11日抵达中国后,他便与政府官员、学者和美国商界人士广泛会见。
当然,霍尔默仍继续向中国施压,要求中国实行更灵活的货币政策以及加快中国金融改革步伐。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中,他继续重复美国财长保尔森的观点,即必须允许人民币尽快升值。
霍尔默说:“中国需要有更为灵活的价格机制,这包括灵活的、市场驱动的汇率。”他认为,汇率灵活可以使货币政策——这一指导经济最有力的手段——集中在保证价格和金融稳定方面。
实际上,自2005年7月中国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升值已累计达10.28%。
“尽管有了这种幅度的升值,中国的经济依然强劲,中国对美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出口依然强劲。”霍尔默昨天上午接受和讯网友提问时表示,更灵活的汇率机制对中国以及中国人民都有好处。
这些好处包括:如果实施更灵活的汇率机制,中国人民银行就会有更多的工具保证价格和金融的稳定;那些在中国市场上做决策的个人和企业,能够得到更加准确的市场信号;这对于纠正贸易失衡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此次非官方的演讲中,霍尔默还明确了美国对SED的三大核心目标,即建立合作新习惯、加快中国经济转型、积极鼓励中国在国际往来中承担其对世界的责任。
“我们欢迎中国加入重要的国际金融机构,并赋予中国更强的话语权。”霍尔默表示。 “我们强烈支持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里拥有更多的投票权。”
2007年2月,霍尔默被任命为美国财政部中国问题特使。对于此次SED,他介绍,美方已经制订出一个大的议程,内容涵盖交叉经济和因经济发展引发的重大问题。
霍尔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与今年5月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第二次SED不同的是,此次议程中首次列入了食品和产品安全问题。(来源:第一财经日报)冯迪凡
相关文章
- 自然逻辑屈从市场逻辑,食品危机越来越严重
- 吕永岩:请两会代表为人民请求健康生存权
- 混饭专家管理,食品安全还能有保障?
- 郭松民:食品安全“连坐制”的螃蟹什么味?
- 南方日报:要用严刑峻法治理食品安全
- 院士说地沟油是“以讹传讹”!---陈君石等决心为“地沟油”保驾护航
- 贾也:仰望星空,地沟油淌进谁的道德血液里?
- 好猫们如此逮老鼠,连冬瓜也不放过!
- 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的沦陷
- 蒋高明:农民一年往地里打多少遍农药?
- 蒋高明 左玉萍:食品安全警报为什么屡屡升级?
- 蒋高明:拒绝转基因,用数据告诉你有机种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