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论缩减中国房地产业发展

火烧 2010-12-15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探讨缩减中国房地产业发展,分析土地资源短缺与农民失业问题,强调发展基础产业与反腐措施,提出控制城市化与房地产开发,以保障就业与国家利益。
    我们的国家是农业大国,人口众多,土地贫乏是不争的事实。宝贵的土地资源不可再生,而人口却在不断的增长,然而,中国不能与其他的国家相比。如何让广大的人民群众走上幸福之路,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治国,关键在民主,搞经济建设,关键在产业,关键是否存在着广泛的可利用资源。而我国,主导国民经济收入的产业是农业和工业。农业的产业包括,“农、林、牧、副、渔”。工业产业包括,重工业、轻工业、现代信息产业、运输业、矿产业等,建筑业不能作为国家的主导产业。

    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阶段中,新兴的房地产也随之发展起来了。房地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资源的供应,虽然房地产业能够安置大量的从业人员,但是房地产业的发展也将会使更多的人员失业。因为存在经济利益的驱使,地方政府将会从农民的手里非法征用大量的土地资源提供给房地产开发商。因为土地的不断缩减,继而导致失去了土地的广大农民又由此而失业。在社会上,就业的岗位是固定的,就业人员的数量又是有限的,所以,失地的农民数量将会大于就业人员的数量。由此看来,就业人员的年龄范围是有一定限制的,而失地的农民年龄范围是农民的年龄整体。

    根据我国现阶段的情况来看,人口众多,土地贫乏,要想解决全民的就业问题,就要综合的发展国家基础产业,将工业产业做宏观调控,缩减城市化进程,缩减房地产开发商的数量,加大地方基础产业的发展。

除去国家重点工程的在建设项目外,农用土地禁止开发。地方的劳动力资源地方化解,发展地方基础产业以解决地方劳动力的就业分配。少量的剩余劳动力资源可进入到流通领域来参与国家的经济建设。同时,城市的失业人员也可以得到充分的安置,农民不再与城市的工人争夺就业岗位,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可以得到缓解。

   房地产业的大力发展,也是滋生官员腐败的大型温床。房地产业的发展带来的却是复杂的社会性问题,征地与抗争地,拆迁与抗拆迁。从而形成了官商一体,官商与恶势力勾结的与民争利态势。中国的现行体制是独立的党派执政,官员与资本利益之间的亲和力较强,腐败起来难以控制。虽然中央政府加大了反腐治理力度,但是其收效甚微,国家的最大官员腐败点就是房地产业,这与政府的房地产政策有着一定的直接关系。对于大量的国家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来说,谁都会垂延三尺,很难控制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损失。一旦失控,往往是权势小集团的利益高于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

  城市的住宅建设不能过快的增长,解决城市人口的住房问题主要是解决城市自身的整体建设问题。最好的方式是加大城市周边基础产业的政策性投入,实施城市人口向农村流动,疏散城市人口的密度,提升农村人口的生产热情,以减少政府的各项压力。使我国的经济发展从城市向农村过度,也就是大力发展农村产业经济,以农村经济带动城市经济的新型产业发展格局。这样,就不会由于城市无边际的扩大所造成的土地资源大量缩减,从而会形成恶性的不良循环状态,也会使国家18亿亩农业土地红线保持不变有了可靠的保障。

   控制了开发商的社会数量,降低了官员的腐败程度,减少了社会的主要矛盾。让基础产业的发展得到良性的循环,同时,也解决了农民和城市工人岗位就业的竞争问题,从而使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得到均衡的发展。当前,房地产业的发展对于中国来说是弊大于利,人民的住房问题不能过于集中在各大城市,农民进楼不是好事,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最佳途径,农民进楼永远是富不起来的,新农村的建设模式是农民的独立住宅结构,无产者的数量越少越好。全民小康社会的实现在于全民的共同奉献,只重于房地产业的发展,不重于基础产业的发展是一种错误的发展方向。

相关文章

  • 安生:雪崩前夜
  • 不清算十年“二次房改” 中国房市就永无宁日
  • 楼市的“刚需”与央视的“肛虚”
  • 驳郎咸平房地产完了中国经济就完了的观点
  • 卢麒元:限购令的经济学含义
  • 牛刀:海外债务或加速开发商的降价销售——答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问
  • 牛刀:如何理解“房价合理回归”?
  • 曹建海:房价回落的轨迹和趋势
  • 中国楼市处在崩盘的前线?
  • 北京公布住房价格标准,打响房价保卫战第一枪
  • 国际先驱导报:中国房地产要小心遭华尔街洗劫
  • 孙锡良:房地产——支持中央调控,反对权贵反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