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评“解密全球粮价暴涨背后的食物帝国”

火烧 2008-05-25 00:00:00 网友杂谈 1034
文章分析全球粮价暴涨与食物帝国的关系,讨论中国大豆进口对价格的影响,质疑其对通货膨胀的解释,并强调国家调控措施对粮食价格的干预作用,同时指出农业投资需政府主导。

评“解密全球粮价暴涨背后的食物帝国”  

   

读了作者的这篇文章,确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其中观点却不敢苟同,作者在美国研究近一年,做过许多调查研究,自然拿出这些来说话,显得是比较有力,而自己既没有海外调查的经验,又没有教授资格,这里仅把自己的观点拿出来,以飨读者。如有不合理之处,敬请指证。  

作者在文章中提到:“中国选择了让部分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也就选择了愿意让这部分农产品接受一个单一食品体系的控制。入世以来,中国的大豆,已基本上被食物帝国控制。玉米,可能也在这一过程之中。所以,豆油、豆粕以及饲料价格、生猪等肉禽价格的上涨,自然也就随之而来了。”也就是说,作者认为现在我国的通货膨胀的缘由原来只是简单的大豆进口这一项被国外控制而已,通过价格传导机制,最终导致现在的物价飞涨,居民实际生活水平下降。这里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想象力,如果仅是这样,那么中国目前的许多经济政策比如给养猪户直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这些措施还有什么实行的必要啊?只需要给种豆农民以实质性的补贴,让他们积极种豆,只需要这一项措施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何乐而不为啊?  

作者又提到:“粮食价格的长期高企,并不符合粮食主要输出国的长期利益,也不符合食物帝国主导者的长期经济利益。所以,未来三五年内,粮食价格必然还有一个下落的过程,在未来这一轮粮价洗牌过程中,中国、印度等国的小农和独立的食物体系,可能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我们先看一下04年国务院发布的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  

第二十八条当粮食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时,为保障市场供应、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必要时可由国务院决定对短缺的重点粮食品种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格。   

当粮食价格显著上涨或者有可能显著上涨时,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规定,采取价格干预措施。   

这也就是说,如果粮价过低,损害了粮农的利益,那么国家就会拿出专项资金以保护价收购粮食,如果粮价过高,也就是遇到现在的这种情况,国家就会对价格采取干涉,前些日子,国家急调1000万吨大米运往南方平抑粮价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在这种情况下,去谈什么独立的食物体系可能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未免有些杞人忧天了。当然,在政府的这种价格保护下,改革的脚步可能会慢一些,但是相比于由于农产品价格波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这种渐进式改革是很有必要提倡的。  

作者还说到农业是最容易被资本所抛弃的这个观点,对于这个观点,我深表赞同,但是不知道作者是不是有一些经济学的常识,对于农业的投资是最典型的基础产业投资,投资量大,投资期限长,投资后产生的效益不易分割,而且投资的成本及其效益之间的关系不十分明显,这些特点决定了什么呢?只有政府以财政去保证!这种毋庸置疑的道理,却被冠以新的“最容易被资本抛弃”的观点。。。  

窃以为,中国要面对国际投机者的粮食进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保持独立的粮食体系,掌握国内的粮食定价权,通过切实的惠农政策促进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的: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只有农民种粮了,才能保证粮食供应,只有保证粮食供应,才能稳定国内粮价,才能继续保持相对独立的粮食体系。  

2、加快城镇化进程,彻底解决目前存在的小农经济中生产力水平低下,无法推行大型机械化的难题,当然,现在有些地方政府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采取强制措施,一味去求表面数字,而当农民都成了城市人了,却再也不管不问的做法,确实不值得提倡。  

   

相关文章

  • 温铁军等:粮食金融化挑战
  • 蒋高明:中国粮食危机严重 转基因不是出路!
  • 保障粮食安全,必须手握种子主权
  • 中国粮食安全面临不确定性风险
  • 白益民:中国粮食安全与隐忧
  • 印度和发展中国家粮食危机的根源
  • 李昌平:未来粮食危机并非因粮食不够人吃
  • 郑风田:入世十年农业挑战巨大,后十年能否保住难讲
  • 中国玉米保卫战:美国“先玉335”侵占东北种子过半市场份额
  • 警惕中国未来粮荒
  • 郭生祥:美国用粮食危机拯救美元?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