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中国经济奇迹背后的致命代价

火烧 2007-07-21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文章揭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背后隐藏的生态危机,包括严重水污染、空气污染及健康风险,指出环境标准滞后于发展速度,对民众健康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重大影响。

英国卫报:中国经济奇迹背后的致命代价

2007-07-19

一个重要经济智库根据十八个月的调查,得出如下结论:每年有亿万人因中国急速经济增长所造成的污染而生病或早逝。

这份因应中国要求而准备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报告吸收了政府、世界银行和中国科学院的工作成果,揭示如今这场席卷中国的生态危机的规模,这场危机毒害了中国人,阻碍了经济发展。
 它表示每天有多达3亿人饮用受污染的水,每年有1.9亿人患上跟水相关的疾病。如果空气污染得不到控制,十五年内将达到这种程度:一年有60万城市地区的人早逝,2000万起呼吸道疾病。中国的水质量最令研究人员担心。中国河流总长度中,如今有三分之一“高度污染”,75%的主要湖泊和25%的沿海水域也如此。每年有近三万儿童死于水污染引起的腹泻。

 尽管中国是世界上第四大经济体,年增长率为10%,而且迅速拉近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距离,但它的环境标准常常和世界上一些最贫困的国家更接近。超过1.7万城镇根本没有污水处理厂,而且近十亿人的排泄物几乎没有得到收集或处理。近70%的农村人口得不到安全卫生。

 尽管中国已经试图改善其空气质量,它投入的资源跟不上人们向城市迁移的潮水。一年燃烧超过20亿吨最肮脏的煤付出了相当于GDP3%到7%(80到150亿英镑每年)的经济代价。尽管没有给出中国污染总代价的具体数字,但人们认为该地区2004年的污染代价是 320亿英镑。

 OECD副秘书长阿马诺(Mario Amano)表示,一个健康的经济需要一个健康的环境。

 该报告估计该国27%的土地如今正在变成荒漠。该国许多地区出现缺水现象,但中国科学院预计未来四十年对水的需求将增加近50%。估计当中的工业份额将增长16%到41%。

 经合组织环境主任洛伦森(Lorents Lorentsen)表示,低环境标准如今让人们对购买中国商品抱有戒心。“如果你有着污染国的名声,那么你就有了一个恶劣的海外商标。一个有着污染名声的国家很难销售医药品、食品和饲料。”(原标题:尘土、垃圾和脏水:中国奇迹的致命代价;作者:John Vidal)

相关文章

  • 二氧化碳战争
  • 梅新育:限制战略资源出口是一国基本权利
  • 王中宇:“发展”VS“生存”—由山地问题引发的思考
  • 黑非洲的悲剧之尼日利亚——《能源战争》节选
  • 出租国心理——《能源战争》节选
  • 社会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与国土
  • 中国资源市场化的结局:“稀土帝国”被外国掏空
  • 恩道尔:中美在非洲的石油冷战--达尔富尔?傻瓜,这是石油…
  • 文佳筠:不可能的美国梦
  • 恩道尔:今天60%的石油价格是市场投机的结果
  • 王中宇:“生态文明”的由来与前景
  • 江涌:石油价值异化暴露国际秩序危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