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电影《艳阳天》有感
文章通过观看电影《艳阳天》引发对农村合作化道路的思考,强调集体化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并反思包产到户的弊端,倡导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发展路径。
看老电影,总有一种感觉,热血沸腾,激情澎湃。尤其是那些反映革命斗争,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影片,恨不得有种时间机器能够把我带到那个热火朝天的时代。
今天,我又看了一部老影片,《艳阳天》,反映的是农业合作社时期广大贫下中农坚持毛主席制定的社会主义路线,坚决与走单干,走资本主义路线的地富反坏右作斗争的故事。整部影片情节没有现在的大片那么晦涩难懂,拍摄也没有现在的大片那么外表华丽,但是整部影片倡导的主旋律是积极的,演绎的故事是感人的,反映的现象是真实的。
中国农村的出路在哪里,是单干还是合作,是包产到户还是合作化集体化。毛主席以他对中国农村深入的洞悉,给我们指出了一条光明的大道,那就是中国的农村一定要走集体化的道路,只有有了集体化,才能够实现机械化,而且,也只有走集体化道路,才能够真正实现中国农村几千年都没能实现的共同富裕。
当今,有人说我们的农村可以学习美国大农场的做法,这种想法根本没有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根本没有从中国农村的实际出发,美国的大农场主是资本主义形式下的地主,它的存在只符合美国的国情,在中国,如果出现大量的大农场主的话,那么百分之七八十的农民又要回到旧社会的雇农的局面,又要为大农场主打长短工,大农场主就成为新时期的地主,剥削就又产生了。
毛主席指明的农村合作化集体化的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能够实现的。我想,广大的农民经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集体化和如今单干的对比,他们一定会选择集体化的道路的,当然这条路还必须经过长期的斗争。但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相关文章
- 实用主义侵蚀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阵地
- 败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失败
- 当代农村为何众口一致谴责“包产到户”
- 兴修水利须重视大寨经验
- 究竟怎么看人民公社的解体?
- 亲历者说:联产承包是怎样变成分田单干的?
- 为什么当代日本农民很不“农民”?中国人必定“农民”吗?
- 小岗神话的迷思
- 分田到户弊端:夏粮有望好收成,为啥农民上路抢车?
- 和一个小老板的对话
- 历史要求如实告诉给后代:"是什么让中国人吃饱了?"
- 胡靖:“大包干”30年,“未富先饿”恐呈蔓延趋势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