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八旬老人讲述《色•戒》背后的历史真相——岂能把抗日烈士描写成交际花!

火烧 2007-09-30 00:00:00 文艺新生 1031
八旬老人郑静芝揭露《色•戒》原型郑苹如为抗日烈士,非交际花,呼吁勿混淆历史与电影形象,强调其大义赴死精神。

八旬老人讲述《色•戒》背后的历史真相——岂能把抗日烈士描写成交际花!

曹卫国 

   

    《色•戒》在威尼斯电影节获奖后,美国中文媒体纷纷披露片中女主角原型是抗战期间国民党中统情报员郑苹如。居住在洛杉矶的八旬老人郑静芝11日打破沉默,向媒体亲述其二姐郑苹如为抗战事业献出年轻生命的历史真相,希望以此澄清传闻,告慰亲人在天之灵。
    今年80岁的郑静芝又名郑天如,是郑苹如最小的妹妹。郑静芝说,近日许多媒体在有关影片《色•戒》的报道中,说片中女主角原型是其姐郑苹如,并把郑苹如描写成以色相诱人的交际花,这使她内心深感不安。她表示,文艺作品为达到娱乐大众的目的可有许多想像空间,但她希望观众在看过电影后切勿把片中沉溺情欲无法自拔的女主角与历史上大义赴死的抗日烈士郑苹如画等号。
    郑静芝说,某些媒体在报道中刻意强调,当年郑苹如被捕后仍有许多人为其美貌所倾倒,甚至要与她私奔,这是对烈士崇高人格和志向的亵渎。据郑静芝介绍,郑苹如1940年牺牲时年仅23岁,身份是上海政法学院学生,她牺牲前只有一个交往不久的男友,从未真正谈过恋爱。
    郑静芝在记者招待会上特别提到自己的母亲木村花子,称母亲在姐姐被捕后表现出坚韧和勇气。木村花子是日本人,在日本侵华战争打响后,毅然随丈夫郑钺带着3个女儿回到上海。郑静芝说,姐姐在暗杀行动失败后被捕,日伪政府提出让父亲郑钺在伪政府中任职,可保郑苹如不死,但遭到父亲拒绝,母亲尽管爱女心切,却从未劝过父亲一句,最终郑苹如被日伪特务机关秘密杀害。
    郑静芝说,虽然当时她只有十二三岁,但家中发生的事情至今仍历历在目。郑静芝的大哥在日本学飞行,回到中国后在重庆加入了中国空军,后来也在对日作战中为国捐躯。
    电影《色•戒》根据张爱玲同名小说改编。尽管这部小说显然取材于郑苹如的事迹,但人们普遍认为,作品中男女主角爱恨交织的恋情更多来自张爱玲本人与曾担任日伪政府宣传部次长的汉奸胡兰成的感情纠葛。  
    (《环球视野》摘自2007年9月14日《北京日报》)

相关文章

  • 张爱玲,人人该迷?
  • “汉奸老婆”与“汉奸哥哥”岂可同日而语
  • 评在上海的第三次为张爱玲大兴土木
  • 《色戒》流毒必须清除--《郑苹如妹妹的述说》读后感
  • 汉奸附逆张爱玲
  • 评“张爱玲热”及《小团圆》
  • 张爱玲不仅是张迷的“祖师奶奶”,也是“海派文化之母”
  • 再谈某人故居之文化意义
  • 汤唯因《色·戒》被“封杀” 李安还配作北京奥运艺术顾问么
  • 不能止步于封杀一个汤唯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