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人民日报》怎么了

火烧 2007-12-14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文章批评人民日报力挺股市,质疑其合理性,指出股市上涨可能加剧通胀,反思专家建言分流资金的逻辑,强调宏观调控失效与执行力不足,呼吁谨慎应对经济转型期的危机。
大陆此轮股市狂潮,历经震荡调整后,还能昂然站在5千点之上,《人民日报》海外版功不可没。地球人都知道,中国股市早已泡沫严重——同一个企业,价格在大陆市场与香港市场相差盈倍。在股市调整、消化泡沫的关键时刻,作为官方喉舌的《人民日报》,竟在海外版公然宣称:眼下的股市大涨,正反映了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真实状况。政府喉舌公开力挺股市,这不是第一次,但却是最莫名其妙的一次。

当下,通货膨胀、经济过热正成为中国政府最头痛的经济难题。就在不久前,政府高层还将“股市降温”作为三大经济任务之一,为什么转眼间就反其道而行了呢?究其因,股市调整时,部分股民怒骂政府“扒皮”,只是部分原因;最主要原因,还是有“专家学者”向高层建言:当下资金流动性过剩不可遏制,导致通货膨胀、经济过热,惟有利用股市分流部分资金,以求驾驭流动性,缓解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

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混成“专家学者”的,他们难道不知道:股市上涨即资本价值上涨,资本价值无原无故上涨翻番了,与之具有相关性的商品价格能不随之水涨船高吗?不仅如此,股市投资人的投入轻松就可翻倍,所造成的“财富效应”也必然导致物价上涨。事实正是如此,此轮严重的通货膨胀,恰恰是发生在股市狂涨之后,而非狂涨之前,这说明股市上涨不但不可能遏制通货膨胀,而且正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幕后黑手”之一。

但是,“专家学者”却看不到这样简明的事实;盘旋在他们头脑中的,只有书本上的某个“概念”。管理者也看不到,或者说视而不见:由于心中对于中国经济的整体状况和内在关系缺乏清晰图景,只能临时抱佛脚、病急乱投医,这是宏观调控屡试不灵的重要原因。

有人说管理层拜错了师,此说有一定道理。但管理层最重要的缺陷还在于:缺少朱容基时代杀伐果决的强大执行力。在现实世界,认识和行动总是联系在一起的。静态认识某件事容易,麻烦总在动态与细节之中。缺少执行力所造成的最大问题是:静态观察时认为可以做好的事却做不好,可以做到的事却做不到,于是行为的可选择性越来越少;认识也随之后撤,视能为不能,视是为非,越来越混乱,难于形成清晰的图景与判断。当可选择性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就彻底陷入被动应付之中,沦为“救火队”,不再有信心真正面对和解决问题,只以临时压制和应付矛盾为目标;为了避免当前的手忙脚乱与捉襟见肘,需要牺牲和放弃的目标越来越多。

中国经济总有面对危机的一刻,转型之时,正是危机最可能爆发之时。在此中国经济不得不觅路转型的关键时刻,却出现了通货膨胀与经济过热的明显症侯,这说明危机正在逼近。当此之时,从借鉴国际历次金融和经济危机的教训出发,小心抑制高投机性的产品与市场犹恐不及,管理层却欲以其羸弱之力,玩什么“以股市分流资金”的蹦极跳游戏,犹泼油以灭火,似饮鸠而止渴,难道真以为中国经济金身不坏吗?

相关文章

  • 钮文新:中国金融业厚颜无耻
  • 任评说:不查场外融券股市未来还有危机
  • 温铁军等:金融资本“无祖国”与做空中国图谋
  • A股市场是如何走入混沌量子状态的?
  • 何新对近期股灾及经济形势的10点看法
  • 何新荐文:谁害了中国股市?
  • 朱永嘉:从中国古代在货币问题上的探索看当今股市暴跌
  • 钮文新:“阅兵”感想
  • 占豪:全球会爆发新危机吗?大国会联手救市吗?
  • 张庭宾 | A股崩盘救市崩溃真相:央行最糟政策内外双重"自残"
  • 钮文新:应对全球股市暴跌,中国需实施严格的资本管制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