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愤慨:美国《人物》杂志算什么东西?
  北京消息 据环球时报报道:有着“凤姐”之称的网络红人罗玉凤曾经因雷人的造型和“半吊子”的语言在中国互联网迅速蹿红,并广受关注。而在移居美国、并逐步从人们视野中淡出的她近日再次令网友们大吃一惊:凤姐登上了美国著名《人物》杂志。她还在该杂志专访中透露,渴望找一个从美国常春藤大学毕业的“真正的美国人”。
  美国《人物》杂志网站9月27日发表了题为《走近中国最受讨厌的现实派明星》的报道。该报道指出,凤姐已在美国开始了新生活,目前的工作是美甲师。虽然在工作中,她完全不用抬头、可以隐姓埋名,但在自己故乡中国,罗玉凤却是“声名狼藉”。
  《人物》指出,尽管凤姐在美国开始了新生活,但并未放弃对未来伴侣的极高要求。凤姐宣布,自己希望找到一个常春藤名牌大学毕业的“真正的美国人”,并透露“总有男人约我出去,但是到现在我还没碰见一个合适的。”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11-10/01/content_1224038.htm
  这引起一些爱国人士的愤慨。人民网首页文章《美国杂志竟借凤姐丑化中国人》说:“令中国人大为遗憾的是,她是作为中国最惹人讨厌明星被登入美国《人物》杂志的。对我们中国人来说,这样的人物进入《人物》杂志,不仅是在丑化中国人,而且是中国人天大的耻辱和悲剧。”文章还说:“长期以来,在美国人和美国媒体中,总有一些好事者喜欢以丑化中国和中国人为乐。他们眼里的中国人,大都是丑陋无比的群体。从昔日的中国‘东亚病夫’,到今日的‘中国凤姐’,从崇洋媚外的中国人,到卑躬屈膝的中国人,都是他们嘲弄的对象。笔者以为,他们只不过是想借此展示自己的‘文明’和‘优越’,从而贬低中国罢了。其行不足为道。”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view=2&pageNo=1&treeView=0&id=113669422&boardId=2
  看了这些爱国人士的愤慨,我觉得大可不必。我不知道美国《人物》杂志凭什么被国内媒体称为“著名杂志”?也不知道美国《人物》杂志的编辑方针怎样,在美国社会中的影响力怎样,在美国人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地位?但只看该杂志对“凤姐”这种人情有独钟的态度,该杂志大概比我们国内的八卦杂志、花边杂志、野鸡杂志的志趣高不到哪里去。何必和它一般见识?如果只凭一个杂志封面人物就可以丑化中国人,就可以败坏中国的形象、破坏中国的事业,我们中国人岂不是太脆弱也太没有自信心了吗?
  我是第一次听说美国有个《人物》杂志,但我早就知道美国有个《时代周刊》。又称《时代》或《时代杂志》。该杂志自己定位为“报道国际重要事件的杂志”。国际舆论称它为“当代最具代表性与影响力的刊物”。但我颇不以为然。我在农村插队劳动了几年,当地老乡的哩语这样说:“人凑人高,人灭人低”。意思是说,如果周围的人全都给某人捧场,该人的地位就会上升;反之,如果大家都贬低某人,某人在众人心目中的地位就会下降。对杂志也同样,你把它当一回事,它就是“当代最具代表性与影响力的刊物”。你不把它当一回事。它就什么也不是。全在你心里是如何看待了。
  记得《时代周刊》曾经把中国的几名民工当成封面人物,也曾经把中国的某些政要当成封面人物,这引得一些爱国人士的欣喜,觉得这代表了什么什么,意味着什么什么,从此以后就将会如何如何。等等,等等。其实都是阿Q式的欢喜罢了。当然这也不能一味责怪普通民众。因为这里有个“导向”问题。中国的官员,精英,学者,主流媒体们,太在意美国的反应了,哪怕美国的一家杂志做点什么事,都会引得他们或者欣喜得不得了,或者又沮丧得不得了。官员和精英们总是希望甚至盼望美国尽快承认中国的什么什么地位,总是巴不得美国的官方和民间舆论不断地称赞中国、表扬中国,否则的话似乎就活不下去了。我中华泱泱大国弄得这步田地,可怜。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因《人物》杂志“丑化中国人”而引起的愤慨不过是源自于“上面”的所好罢了。其实,《人物》杂志充其量就是一份杂志而已,算什么东西?不理它就是,见怪不怪,其怪自散。最后它能剩下的不过只是扯淡而已。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