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决战:六千五百亿够全国人民用几年?

火烧 2009-04-1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讨论六千五百亿医改资金是否足够全国人民使用,分析资金分配与医疗结构的关系,质疑私有化对医疗价格的影响,强调构建合理医疗体系的重要性。


 

各大网站的头版头条均用八千五百亿的百分之七十证明新医改的惠民性。窃以为不妥。

关于新医改,写了一篇“删除私有化条款”的帖子。但是,我仍然认为新医改的重点不仅是投多少钱的问题,而是如何构建合理的结构的问题,百年大计,长久地利国利民,这才是关键

八千五百亿的百分之七十是多少?不去细算了,粗略估计,就算六千五百亿吧,这样好算。

六千五百亿用于人民,全国十三亿人,每人多少?五百块。五百块用于看病,能用几年?三年,顶多三年。如今一次感冒就可能两百块,谁能保证不感冒?如果生了稍微大一点的病,三年两千块恐怕都打不住。

六千五百亿似乎很多,真的平均到十三亿人,最多只能用三年,所以不多。

当然,把钱用于惠民自然很好,值得鼓励。

只是,新医改不单是投钱这么简单,重要的是是构建结构。新医改到底要构建什么样的结构?

新医改的方案说了很多,比如惠及农民,药品与治疗分离等等。

我的疑问是,新医改是否排斥私有化?如果制药厂、批发机构、药店、医院在很大程度上私有化,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如何控制价格?市场竞争控制价格?不可能。饭店已经私有化了,就餐的价格并没下来,肯德基还涨价了。私人办医,自然要赚钱。

迷信市场解决不了问题,房地产市场和教育市场,价廉物美吗?况且,资本主义国家也危机了。

如果在人民享用六千五百亿投资的三年里,医疗相关的机构私有化了。三年过去之后怎么办?只顾现在,不计将来?到时候医疗价格又上去了,还不是老样子吗?投资很重要,但医改不等于投资,关键还是形成什么样的结构。

商人办医疗讲的是投资收益,如果前三年利民,然后重点是赚钱呢?怎么办?

关键是现在走什么路线,三年后形成什么结构,未来怎么控制价格。

相关文章

  • 江宇:中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公立医院改革经验
  • 李玲:仇和落马与私有化医改的不归路
  • 江宇 | 从医改看中国改革政治经济学:改革到底有多难
  • 你要医改的“小政府、大社会”吗?
  • “6.26”——“弱势群体”不能忘却的纪念
  • 赵磊:“过度医疗”是另类的“生产过剩”——用马克思主义定位“新常态”(之四)
  • 医疗私有化是如何祸害拉丁美洲的?
  • 社会办医掩盖着严重腐败:82岁老医生炮轰民营医院
  • 江宇:社会办医只“松绑”不严管是对人民不负责任
  • 忠言:警察荷枪实弹防“医闹”让人五味杂陈
  • 江宇:私立医院比公立医院更有效率?这是迷信,不是科学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