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小康”为何被推后了二十年?

火烧 2009-11-0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质疑国家统计局将小康目标推迟二十年,引发对原承诺未兑现的不满。同时回顾四个现代化与2000年小康目标的变迁,反映对政策延续性和透明度的关切。

新浪新闻2009年11月1日转载了《北京晚》报导『国家统计局统计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将实现小康』。报导说:

 

“本报讯(记者龙露)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00年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监测结果,2007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数为72.9,比2000年提高了13.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加1.93个百分点,按此发展趋势,到2020年完全可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这样的新闻,对于80后、90后们来说,大概与统计局经常发布的各种可信或者不可信的数据一样,枯燥乏味,远不及某某歌星跳楼、某某青春偶像搞姐弟恋更能吸引眼球。

 

但是,像我这个年纪的人对此则有一种本能的敏感:你精英原先一再庄严地向全国人民承诺,要在二十世纪末实现小康社会。20世纪已经过去快9年了,小康社会实现与否,始终不见公仆给主人们一个交代。现在可好,统计局官员们上下嘴唇一碰,就那么漫不经心地把原先向全国人民所做的庄严承诺,一下子推后来了20年,差不多整整一代!

 

放眼当今世界,哪个国家,哪个政府能有如此魄力?

 

我曾在2000年,也就是21世纪来临之前,写下《世纪末随想》一文。现将文章第二节摘录于此,与诸君共享:

 

二、四个现代化
 
    现在的中小学生有多少能随口说出四个现代化是哪四个现代化?我没做过详细调查,但估计他们对什么鸟“四大天王”却多半能倒背如流。我们这一代人虽未赶上“十五年超英赶美”的大跃进,却有幸在广播里亲耳聆听了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在四届人大上向全国和全世界人民庄严宣布的宏伟蓝图----在本世纪末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从此,实现四化在很长时间里都是党政工青妇大大小小会议必然重申的战略目标,差不多也是电视、广播、报刊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甚至是我们作文结尾必定要呼喊的口号。我们怎能忘记呢?
 
    好象是从十二大开始,“实现四化”就开始悄悄隐退,代之以2000年实现人均国民收入800美圆的“小康”目标。再往后,随着2000年的临近,“小康”还能听到,800美圆就没影了。
 
    如今2000年已到,这些曾经由执政党向人民庄严许诺的战略目标似乎都被遗忘了,就像从来没有这回事一样。在建国50年后的今天,我们才明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要持续50年,到2050年我国才能基本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真让我辈已近不惑之年的人越来越糊涂了!
 
   』

相关文章

  • 王树增《解放战争》节录,用事实反驳《大江大海》的谣言
  • 推荐北京人艺新排《龙须沟》和《窝头会馆》
  • 科学解读和评估两个三十年的经济增长与发展(一)
  • 献给1973-1982年出生的超龄儿童们
  • 浅说建国60年和我们的未来走向
  • 孙学文:驳资改派建国头29年“经济崩溃”论
  • 新华网:美国为何少祝福中国30年
  • 国庆大阅兵,精英之家电视台解说词!
  • 丑牛:又逢己丑--“我们决不做李自成!”
  • 《刷盘子还是读书》姊妹版:用一般科学原理认识毛时代
  • 梅新育:对建国初30年的重新估值
  • 与吴敬琏唱唱反调:中国社会主义实践60年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