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为何被推后了二十年?
新浪新闻2009年11月1日转载了《北京晚》报导『国家统计局统计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将实现小康』。报导说:
“本报讯(记者龙露)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00年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监测结果,2007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数为72.9,比2000年提高了13.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加1.93个百分点,按此发展趋势,到2020年完全可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这样的新闻,对于80后、90后们来说,大概与统计局经常发布的各种可信或者不可信的数据一样,枯燥乏味,远不及某某歌星跳楼、某某青春偶像搞姐弟恋更能吸引眼球。
但是,像我这个年纪的人对此则有一种本能的敏感:你精英原先一再庄严地向全国人民承诺,要在二十世纪末实现小康社会。20世纪已经过去快9年了,小康社会实现与否,始终不见公仆给主人们一个交代。现在可好,统计局官员们上下嘴唇一碰,就那么漫不经心地把原先向全国人民所做的庄严承诺,一下子推后来了20年,差不多整整一代!
放眼当今世界,哪个国家,哪个政府能有如此魄力?
我曾在2000年,也就是21世纪来临之前,写下《世纪末随想》一文。现将文章第二节摘录于此,与诸君共享:
『
二、四个现代化
相关文章
- 王树增《解放战争》节录,用事实反驳《大江大海》的谣言
- 推荐北京人艺新排《龙须沟》和《窝头会馆》
- 科学解读和评估两个三十年的经济增长与发展(一)
- 献给1973-1982年出生的超龄儿童们
- 浅说建国60年和我们的未来走向
- 孙学文:驳资改派建国头29年“经济崩溃”论
- 新华网:美国为何少祝福中国30年
- 国庆大阅兵,精英之家电视台解说词!
- 丑牛:又逢己丑--“我们决不做李自成!”
- 《刷盘子还是读书》姊妹版:用一般科学原理认识毛时代
- 梅新育:对建国初30年的重新估值
- 与吴敬琏唱唱反调:中国社会主义实践60年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