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神奇的“GDP”

火烧 2009-10-2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通过多个生活场景揭示GDP增长的非传统方式,强调消费、产业带动及政策因素对GDP的贡献,展现经济逻辑与现实行为的关联。

星期天外出游玩,突然对“GDP”有了新的认识,特录之如下:

    在家看书学习,提高自己,对“GDP”几乎毫无贡献;可如果出去游山玩水,就可以大幅提高“GDP”。

    兄弟二人,哥哥有台拖拉机,空闲时弟弟借来一用,不产生“GDP”,至少是对“GDP”的贡献不明显;可哥哥如果注册一家公司,弟弟到哥哥注册的公司去租赁拖拉机,就会创造“GDP”。

    夫妻两人,恪守传统,在家中自娱自乐,不产生“GDP”,至少是对“GDP”的贡献不明显;可同样是这两个人,如果“思想解放”,女的到“娱乐场所”“上班”,男的到“娱乐场所”“休闲”,两个人在“娱乐场所”相遇,那么,同样的事情就会创造“GDP”。

    好好的楼房住着,不会创造新的“GDP”,至少是对“GDP”的贡献不明显;可如果开发商看上了你家房子的地角,联合某些部门强行拆迁,在你的房子的原址新建楼房,就会创造“GDP”,并且,很可能还让被拆迁的你尝到贷款买房的滋味。

    如果新建筑遵循力学原理,固然可以创造一部分“GDP”,但不足为外人道,可如果将建筑设计得如央视新楼那样性感时髦、那样跟地球引力较劲,就可以大幅提高“GDP”。

    粮食如果是自家种的自家吃,多余的部分才对外出售,创造的“GDP”就不明显;可如果用工业废水灌溉,自己种的粮食自给绝对不吃,而是贩卖到异地,然后从异地买回别人产的粮食自己吃,就可以大幅提高“GDP”。

   天然的粮食简单加工后就食用,创造的“GDP”就比较有限,可如果“适量”添加上符合卫生部规定的诸如“三聚氰胺”等“食品添加剂”就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大发展,就可以大幅提高“GDP”。

    一件产品自己生产,贴上自己的商标,便宜点卖给自己的国民,对“GDP”的贡献有限,可如果贴上外国的商标,高价卖给自己的国民,就可以大幅提高“GDP”。

    一个北京的老农与一个甘肃的老农,各自在家将自己种的土豆挖出来,创造的“GDP”有限,可如果相互雇佣对方,然后乘飞机到对方产地为对方挖掘,就可以大幅提高“GDP”。

    这梦幻般的“GDP”,这神奇的“GDP”!

相关文章

  • 叶劲松:作秀的地球一小时看资本主义的虚伪
  • 奴鹰是怎样炼成的
  • 从地震灾害的恢复看市场经济与GDP的危害
  • 简说GDP
  • “保八”成功,真值得这么炫耀?
  • 让我们为“保8”的胜利实现而欢呼吧!
  • 王中宇:对统计体系的另类思考
  • 统计官员揭GDP这么“炼”成
  • 挽救民心已成当务之急!
  • 斯蒂格利茨:GDP是充满穷人的富裕
  • GDP迷信和自杀式增长
  • 戴旭:强国要靠硬实力--GDP不直接等同于国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