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易宪容:国际金融市场的利差交易风险出现了

火烧 2007-08-17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国际金融市场利差交易风险加剧,高息货币大跌引发流动性危机,系统性风险或超次级债危机,资产价格泡沫面临冲击。

国际金融市场的利差交易风险出现了

易宪容

  8月16日世界股票市场进一步下挫,随着日经指数达到8个月来的最低点,全球股市受次级债危机影响正在放大,当天亚洲股市普遍大幅下跌。比如8月9日美股暴跌,道指从高位13657.86开始下跌,当日跌2.8%,此后随投资者对信贷市场越来越感到不安,美股本周三在临收盘前跳水,道指自四月底以来首次跌破了13000点重要关口,一周不到下跌5.831%;恒指则从7月26日开始一路下跌,从23557.74一路暴跌至今日的20672.39点,跌幅达12.248%。日经指数则从7月25日的18002点下跌到今日的16148.89点,跌幅达10.294%。当然这仅是全球几大主要股指跌,对于全球其他市场都难逃过这次股市的惊恐。

  对于全球金融市场来说,比次级按揭债券危机更为严重的利差交易。在8月16日全球金融市场,高息货币也出现了大跌。比如澳大利亚元,昨天一天的跌幅曾达5%左右,美元兑日元上升114日元。国际金融市场十分清楚,近几国际金融市场繁荣,金融衍生产品盛行是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利差交易。有研究表明,由于利差交易,从而使得国际金融市场上有一万多亿美元在国际金融市场快速流动,有人甚至于估计有二万多亿美元以上。如果国际金融市场真的有这样的美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快速流动,那么这几年国际金融市场的繁荣,无论是股市期市及大宗商品快速上涨与下落估计都会与此有关,全球流动性泛滥也与此有关。而且这样一个流动量比次级按揭债券市场的流量要大得多(有估计次级债危机至多损失也不过在2000亿美元左右)。如果利差交易的流动性隔断,国际金融市场的泛滥的流动性一旦停止,那么这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肯定会比次级债危机要大。

  现在,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炒作流动性泛滥也早已泛滥成灾了。资产的价格上涨,股价上涨都是因为流动性过多。昨天,碰到一个朋友,他对金融本不是太熟悉,但是,他则能够一个又一个说,目前世界及中国的流动性太多,必定导致股市楼市的价格快速上涨,否则这样多流动性放在哪里去。

  按照这个朋友聊天中的逻辑,国际金融市场的繁荣、国内市场资产价格泡沫都是由于流动性过多,如果流动性一旦隔断,那么整个股市及楼市不是出现大的问题吗?可以说,从昨天国际金融市场发生的情况来看,澳大利亚元等高息货币大跌,或者说是惨跌,一定会让整个国际金融流动性瞬间消失。在这种情况,国际金融面对的系统性风险可能会比次级债危机要大了。所以,国际金融市场未来会发生什么是相当不确定的。

  那么国际金融流动性断流动,对中国股市与楼市会有多少影响,现在还有完全预料。因为,中国作为一个封闭的市场,国际金融市场发生的事情还不至于立即传导到国内市场来。但是,有一点则是十分明确。早些时候政府一再十分担心的热钱流入会不会这次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隔断而停止呢?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当然对中国政府来说是一件好事,政府就不再需要有更多的政策来应对国际热钱流入中国了。但同样有一个问题,就是早些时候市场一直在炒作的或一直在说的对国内流动性影响会如何。如果国内过剩的流动性减少,那么对市场的影响自然不可小视。

  总之,早些国际金融市场引以自豪的利差交易导致的流动性泛滥,目前面临着系统性风险,即利差交易的风险已经出现了。对此国内市场有所注意吗?可以说,如果利差交易的风险向国内市场蔓延,其面对的问题与风险可以比次级债危机对中国市场影响要大。特别是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国内要思考的问题更是多!

相关文章

  • 杨斌:中国崛起必然遭遇美国霸权围堵
  • 黄金和石油的扳机在“鸡的屁”
  • 余云辉:商务部不该对境外掠夺者松绑(原文)
  • 余云辉:松绑外资进入房地产要警惕国民财富外流
  • 江涌:论现行国际金融秩序对中国的“剩余价值”
  • 不能再引狼入室了--回复网友否定银行被贱卖
  • 货币阴谋:全球化背后的帝国阴谋与金融潜规则
  • 我们的命运是什么?——中美金融战争全过程
  • 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
  • 吴辉:中国应该就金融危机对美国进行报复
  • 吴辉:中国金融的国家力量为何缺位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