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茅于轼在神化毛泽东

火烧 2011-05-2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批评茅于轼神化毛泽东,认为其片面看待历史,忽视人民创造历史的作用,强调毛泽东的功过应客观全面评价,而非简单归咎于个人。

茅于轼先生是经济学家。我对经济懂得不多,对茅老先生关于经济的诸多言论、想法,有的虽觉懵懂,却不敢枉论。但看过先生评毛泽东之后,我不禁对他在任何领域的治学态度怀疑起来。

 茅于轼不知道谁创造历史。虽然他谈被划为“右派”的经历时,自诩——“辩证地看,12年失去了干事业的机会,但也获得了对我国农村的深刻认识和对农民的深厚感情”。 然而,从他老先生的文章里,却是读不出一丝对“人民创造历史”的认同来。在茅于轼看来,“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一个人掀起的历史波澜。按这个逻辑,遵义之后到文革以前的近现代史也是作为领袖的毛泽东一手造就?!人,不能随心所欲塑造历史,只有神能做到。中国共产党以56人建党,28年创建新中国,根本在于人民的觉醒焕发出的巨大力量,并非共产党自身强大,更非毛泽东有何神力。茅于轼自己在神化毛泽东!他不知道: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包括那些突出的历史人物也是人民创造历史的产物,他们也在人群中成长。

茅于轼机械地看待历史。脱离政党体系、脱离最大多数的人群、脱离历史背景,孤立、静止地评价一位重要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势必偏颇、狭隘。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与党的领导集体带领全党,顺应、引导人民追求自身解放的意愿,敏锐把握时代脉搏和历史趋势,为民族独立创建了辉煌业绩。(这符合“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建国之初,社会结构良性调整,经济民生快速发展,但党内高层在发展道路上产生了分歧。在国际形势的风云突变中,毛泽东形成了“继续革命”、“阶级斗争为纲”的基本思想。为贯彻施行之,他采用了“文化大革命”的形式,以便乾纲独断。作为党的领导核心,毛泽东当然应对那段历史负责。但,该负责的仅仅是他一人吗?是什么原因,使毛泽东的“独断专行”成为现实。这中间有着极为复杂深刻的历史原因。(这符合“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这“合理”并非“正确”,而是说“有其原因和条件”。)凭意气用事,把历史功罪加于一人之身,必定混淆视听,歪曲历史。更致命的是:这消解着我们科学探究历史发展规律的努力,埋伏着未来的隐患。

茅于轼片面的看待毛泽东。茅先生应该知道毛泽东和他的同志们做的“另一件大事”——创建新中国;茅先生也应该知道即便在“文革”中,毛泽东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为中国赢得国际发展空间。但,茅先生只说“文革”,而且只说“文革”中毛泽东的错误。茅老先生自己在以神的标准衡量毛泽东,否则他不会只盯着毛泽东的缺陷。事实上,即便是评价毛泽东的错误,也应该考虑:毛泽东是否只为满足权欲而追求权力,还是也为贯彻政治主张而追求权力。毛泽东是人,但不是普通人。和世界上其他政治家一样,他不但有一般人的七情六欲,同时也有执着的政治主张和追求。前者容易理解和臆想,而后者则不是我们能完全认识的了。 是人,就都有缺陷。那,也应该允许毛泽东有。评价一个人应该客观、全面。茅于轼先生没做到。

任何人都有评价历史人物的权利和自由,但,一个真正有社会责任感的读书人,首先应严谨,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其次当理智,不以一己之私,“吐”一时之快。

相关文章

  • 张志坤:也谈如何衡量中国的大国地位
  • 且看为亡中国、亡中共所布局的阴谋陷阱——评:“茅于轼:要消灭特权必须实行私有制”
  • 汉奸是怎样练成的?——评茅于轼“入世十年看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上)
  • 钱昌明:茅于轼为何要为吴英鸣冤叫屈?——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 茅于轼,请你不要这样无耻地贬低中国
  • 凤凰网吹捧臭烘烘的茅于轼 鼓吹汉奸言论和汉奸文化
  • 《镜花缘》里的君子国--评茅于轼的一个荒谬推论
  • 吴敬琏越来越像茅于轼了
  • 天则所在为私有化和两极分化鼓噪
  • 余斌等:漏洞百出的“研究”--评天则经济研究所“反国企”报告
  • 肆虐的高利贷正在成为祸乱中国的一颗毒瘤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