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为群众自发地起来“用实践检验真理”欢呼

火烧 2010-07-22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赞扬群众自发用实践检验真理,呼吁通过正反比较推动社会认识升华,批评部分教授忽视实践检验,强调改革开放需持续反思与校正。

为群众自发地起来“用实践检验真理”欢呼

改革之初,我们党作了一项十分伟大的工作:通过讨论,强化了人们的实践第一、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意识,——尽管当时仍很多人存有实用主义的实践观,即通常用局部的短暂的实践去寻找“真理”、去指认毛泽东时代的缺、错,但,实践观点本身即具有不可终结的意义,一旦实际地启动,不久就会把“实用主义”本身也浸泡在社会大实践的试剂中。

况且,哲人们早就有言在先:任何的顺直发展的企求,都是幻想;所有真理性认识,无一例外地要有反面教员的“传授”。这就是说,中国社会主义的最终巩固,还需在一个较长时间里,让社会主义、资本主义这两个方面的各自“展开”,使人民有正反两方面的比较、正反两方面的教育。一旦社会有了足够的两方面材料,人们就会通过“怀‘旧’”、判“新”,通过七嘴八舌,通过争鸣、斗争,来完成社会性认识的升华。

回顾以往,毛泽东时代近三十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算来时间已不算短,二者相加,已有了大半个世纪。在这大半个世纪里,我们的社会主义实践,经历了几个小的否定之否定过程,应当说,人们已有了相对广泛的材料,进行认识比较了。

不错,这一比较工作,开始确是有“情绪化”倾向的,但它却是启动理性大门的锁钥。它是人民认识的历史主动性的展现,是不可遏止的。如社会中坚坚记当年的承诺:1、不断用开放性的社会实践来检验自己;2、——针对现实而具体地说:如谨记并对照“十个如果”,校正改革方向、方策……就是说,不断主动立潮头而导,这样,社会认识、发展的曲折性会相对少些,如若不然,人民群众也会自发地进行比较、反思,达于认识升华这一过程。

从以上意义上说,这几天来,有党校教授批评群众“怀旧”(教授混淆新、旧定义,不喜欢人们通过实际生活、体现去分析社资,这是要害。本网民注),而广大网民却发文如潮,反批教授们的“书斋高论”,就是极正常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事实明摆着:主流们是一直不愿兑现承诺,不愿重新启动“实践检验真理的讨论”的。鉴此,人民群众自然会自发以自己的形式进行这一工作,——不管眼下结果如何?但,这没有什么不好!

本文大旨:为群众自发地起来“用实践检验真理”叫好!欢呼!!

相关文章

  • 中央党校教授王长江居然不是党员?——闻司马南与王长江之论战
  • 叶劲松:社会仇官、仇富现象为何存在——问李君如
  • “党的利益合法化”是什么好心?--看司马南【民主胡同40条】回击中央党校教授王长江
  • 周天勇的奇谈怪论--庸俗到可怜乃至无耻的党校理论
  • 周天勇竟如此肆无忌惮,屡次抹黑毛泽东时代
  • 王长江代表的是哪个共产党
  • 周天勇再次抹黑毛泽东
  • 朝鲜分裂历史与张琏瑰的蜕变
  • 评中央党校教授吴忠民的五个特征论
  • 宋惠昌怀旧谬论剖析:宋惠昌上下煽动试图影响改革
  • 宪之:陈永贵政治局开会喝开水与宋惠昌的“怀旧”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